【題目】讀我國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1】關于我國煤炭資源的地理分布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A. 我國煤炭資源數量大且種類齊全,但地理分布差異較大
B. 煤炭資源的分布格局總體上北多南少
C. 我國南方地區沒有煤炭資源分布
D. 煤炭資源集中分布在山西、內蒙古、陜西、新疆等地區
【2】【2】甲地區煤炭資源豐富,為了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設坑口電站,變輸煤為輸電 ②發展以煤為原料的化學工業
③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 ④大力發展公路運輸,提高煤炭外運能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邊陲(如下圖),其從事回收經營人員達10萬人,廢舊電瓶年回收量約占全國的30%、再生塑料年回收量約占全國的10%。2007年界首某工業區被發改委批準為全國循環經濟試點園區。自此,依托再生資源優勢,界首培育了再生金屬和再生塑料兩大綜合利用產業,走出了一條開發“城市礦產”、實現綠色崛起的縣城經濟發展之路。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界首再生金屬、再生塑料生產基地的興起,其主要優勢條件是
A. 交通便利 B. 土地成本低 C. 政策扶持 D. 接近消費市場
【2】界首集聚了數十家生產尼龍繩、尼龍網、塑料彩條布企業,其最主要的區位因素是
A. 原料 B. 交通 C. 地價 D. 勞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極地區某年1月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百帕),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L地區等壓線發生彎凸,其主要影響因素為
A. 洋流與海陸分布 B. 海水溫度與海拔
C. 海陸分布與緯度 D. 太陽高度與降水
【2】在此時期,若G氣壓中心勢力增強,并趨向南移,那么,北美五大湖地區
A. 氣溫急劇下降 B. 湖水急劇上漲
C. 出現龍卷風 D. 東南風更強勁
【3】若此圖所示日期為1月初某日,圖示區域的黑夜范圍最接近
A. 90% B. 70% C. 50% D. 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山地北坡垂直帶譜示意圖”。據該山地海拔2500~3400m間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實驗資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60mm,水量支出中蒸發占28%,下滲占2%,不產生地表徑流。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該小流域內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A. 地表蒸發 B. 地下徑流 C. 轉化為固態水 D. 植物截留和蒸騰
【2】該山地最可能位于
A. 長白山 B. 武夷山 C. 秦嶺 D. 天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的兩個公交站臺(甲、乙)分布示意圖和上下車人數隨時間變化統計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圖示區域最可能是
A. 商業區 B. 工業區 C. 住宅區 D. 文化區
【2】關于街道M、N方向的說法,最有可能的是
A. M方向近郊區 B. M方向近商業區 C. N方向近文化區 D. N方向近工業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陜西榆林地區“烏金(煤)遍地”,資源非常豐富,該地“村村點火,處處冒煙”,被人們戲稱為“黑三角”。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在資源開發初期,當地適合發展( )
A. 食品工業 B. 高耗能工業 C. 農產品加工工業 D. 高技術工業
【2】近年來,在“黑三角”教訓之后,該地區逐漸形成下圖所示的發展模式。有關該模式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實現了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的雙重效益②該模式減小了生產規模,延長了產業鏈③加強了對當地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廣度和深度④該模式擴大污染范圍和污染物的來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河西走廊是中國沙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綠洲沙漠化日趨嚴重。右圖為河西走廊各種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圖示最有可能是流動沙丘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河西走廊中的綠洲主要分布于
A. 河流上游地區 B. 山麓地帶
C. 沖積扇 D. 河流出山口
【3】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
A. 氣溫升高,巖石風化增強 B. 冬季風勢力增強
C. 綠洲地帶水源枯竭 D. 降水減少,雪線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烏裕爾河下游地區,區內湖泊星羅棋布,河道縱橫,水質清澈、葦草肥美,沼澤濕地生態保持良好,被譽為鳥和水禽的“天然樂園”。黑龍江省政府將扎龍自然保護區作為全省重要的保護對象。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關于扎龍濕地形成條件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②緯度較高,氣溫低,蒸發弱
③有凍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滲 ④氣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對扎龍濕地進行重點保護的主要目的是( )
A. 涵養水源 B. 調蓄洪水
C. 美化環境 D. 保護生物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黃魚古籍里稱石首魚,是我國近海主要經濟魚類,肉質較好且味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平時棲息在較深海區,4-6月向近海洄游產卵,產卵魚群喜透明度較小的渾濁水域,產卵場一般位于河口附近島嶼、內灣近岸低鹽水域內底質為軟泥或泥質的淺水區,產卵后分散在沿岸索餌,以魚蝦等為食,秋冬季又向深海區遷移。
材料二 “楝子開花石首來”宋人范成大的詩句中寫道。每年春末夏初,楝樹花開,黃魚上市,千年不易。誰也想不到,有一天楝樹空自開花,黃魚不來。隨著捕撈量的逐漸加大,我國近海高齡黃魚幾乎絕跡。圖1為舟山漁場野生大黃魚產量變化示意圖。大黃魚的成魚養殖模式,目前有網箱、圍網與土池等多種,均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材料三 福建省三沙灣內風平浪靜、不凍不淤,年均水溫約為20.3℃,是我國唯一的內灣性大黃魚產卵場,也是全國最大的海水魚人工繁育和網箱養殖基地,灣內三都奧為著名良港。圖2為福建省地理位置及三沙灣區域放大示意圖。
舟山漁場野生大黃魚產量變化示意圖
下圖為福建省地理位置及三沙灣區域放大示意圖
(1)請根據圖分析野生大黃魚70年代后期產量的變化及可能原因。
(2)近年來,隨著水產養殖業的迅速發展,福建省三沙灣海區內養殖大黃魚的網箱數量逐年增加。你是否贊同迅速發展三沙灣海區的水產養殖業?并說明你的理由。
(3)根據材料一,分析大黃魚4-6月洄游到福建省三沙灣海區產卵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