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13年,河北省粗鋼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11.6%,占全國產量的23.9%。鋼鐵產業成為河北第一支柱產業。其中,唐山和張家口分別占全省產量近50%和4%。
材料二 下圖為河北省煤鐵資源分布與水系圖。
(1)河北省成為我國主要鋼鐵工業基地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張家口發展鋼鐵工業對京津地區環境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河北省發展鋼鐵工業的利弊。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北省鋼鐵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煤、鐵資源豐富;市場廣闊;交通便利;工業基礎好(答4點)
(2)位于冬季風的上風向,易造成京津地區大氣污染;位于水源地的上游,易造成京津地區水源污染(答2點)
(3)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答3點)
加劇水資源短缺;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大能源、交通壓力(答3點)
(4)調整鋼鐵工業布局;加大科技投入;優化鋼鐵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強環境保護(答4點)
【解析】(1)河北省成為我國主要鋼鐵工業基地的條件要結合材料,從工業區位因素角度分析。具體包括市場、交通、資源等方面。讀圖結合材料可知,河北省煤、鐵資源豐富;距離東部經濟發達地區近,鋼鐵市場廣闊;有多條鐵路經過,交通便利;工業基礎好等有利于河北省鋼鐵工業發展。
(2)張家口發展鋼鐵工業對京津地區環境的影響主要從鋼鐵工業對環境的不利影響角度考慮,主要從大氣、水污染方面分析。從對大氣的影響看,張家口位于冬季風(西北風)的上風向,對京津地區的大氣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從水體污染看,位于京津水源地的上游,容易造成水體污染。
(3)河北省發展鋼鐵工業的利弊要分別從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方面分析。有利主要從經濟和社會等角度,不利影響主要從對環境及交通等角度考慮。河北省發展鋼鐵工業,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同時可以帶來大量就業機會,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就業。由于河北省發展鋼鐵工業,會導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能源及交通壓力等不利影響。
(4)河北省鋼鐵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可以借鑒魯爾區的綜合整治措施從工業布局、科技投入、延長產業鏈等方面分析。具體包括調整鋼鐵工業布局;加大科技投入;優化鋼鐵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強環境保護等。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城市十字路口處,我們常見到如圖所示的交通信號燈(采用太陽能為電源)。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若該交通信號燈在北京,你認為太陽能集熱板最佳的朝向是( )
A. 向北 B. 向西 C. 向南 D. 向東
【2】某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號燈的亮度會出現變化,你認為影響因素主要是( )
A. 海拔高度 B. 電網供電
C. 天氣狀況 D. 交通流量
【3】下列哪一地區大量設置這種交通信號燈效果會更好( )
A. 拉薩 B. 重慶 C. 大慶 D. 海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國際慢城”是一種具有獨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鎮模式,要求人口在5萬人以下、環境質量好、提倡傳統手工業、無快餐區和大型超市等。下圖為“國際慢城”椏溪鎮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對比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與“國際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產、生活方式是
A. 騎單車出行 B. 經營手工業作坊
C. 去速食店就餐 D. 建大型游樂場
【2】大山村在成為“國際慢城”前后,產業結構的變化是
A. 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
B. 從種植業到種植業與服務業相結合
C. 從水稻種植業到商品谷物農業
D. 從較單一的農作物到多種經濟作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震波又可分為橫波和縱波.回答下題: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時,科學家們發現在距離地面大約2900千米深度處橫波速度突然降低為零,縱波速度也突然降低,這說明了( )
A.地球內部存在著巖漿
B.該深度上下層次的溫度變化明顯
C.大陸地殼與大洋地殼的厚度不同
D.該深度上下層次的物質組成存在很大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左圖為“江蘇省各市可持續發展水平和可持續發展潛力分布示意圖”,圖中柱高表示兩指標的排名順序,柱子越高表示排名越靠前。
材料二 右圖為“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簡圖”。
(1)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2)江蘇各市可持續發展水平大體上從蘇南向蘇北________;為了充分挖掘蘇南、蘇中、蘇北各地區的發展潛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蘇北、蘇中地區可以從蘇南地區引進________、________和管理經驗等。
(3)環境質量是制約可持續發展水平的重要方面。為保護大氣環境質量,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在節能減排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我國能源調運圖”,回答下列小題。
【1】“西氣東輸”的G段發生了彎曲走了很多彎路,原因是( )
A. 緩解晉、陜兩省的能源短缺 B. 加快晉陜兩省的能源外運
C. 為保證供氣的可靠性,途經陜甘寧地區 D. 拉動陜西省的經濟發展
【2】“西氣東輸”工程主要有利于解決我國( )
A. 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的問題 B. 能源地區分布與生產力不協調的問題
C. 資源浪費嚴重的問題 D. 西部木材短缺的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對流層特點的描述,其中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①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②空氣對流運動顯著
③低緯地區厚度小于高緯地區
④天氣現象復雜多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全國市級聯考】2017年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人民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以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規律為基準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自秦漢至今指導著我國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2017年2月3日(農歷正月初七),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按照氣象學標準,立春實際上是迎春。下圖示意我國二十四節氣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立春時,我國的冬、春季分界線(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達10℃以上為人春)大致在
A. 秦嶺—淮河一線 B. 海南海口到臺灣高雄一線
C. 太行山—燕山一線 D. 廣西桂林到江西贛州一線
【2】40年前,指導東北某地農業生產的諺語是“立夏到小滿,種啥都不晚”,現在的諺語是“谷雨到立夏,種啥都不怕”。農業諺語的變化反映了
A. 農作物品種的改良 B. 當地氣候變暖
C. 農業耕作技術提高 D. 當地降水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