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人類使天文觀測的尺度不斷擴展,達到150億~200億光年的時空區域。人類觀察到的宇宙范圍還會不斷擴大,這是由于
[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我國海南島某縣,20世紀60年代初該縣的森林覆蓋率為66.2%,每年登陸臺風難以造成損失。1963年9月7~9日,11級臺風在該縣登陸,雨量約為384毫米,未造成災害。20世紀70年代,該縣的森林覆蓋率下降為17.5%,登陸臺風或輕或重都造成災害。1977年7月19~21日,11級臺風在該縣登陸,雨量為400毫米,不僅造成洪災、暴雨,還引發了幾處泥石流,它們共沖毀水利工程669宗,沖毀農田141.2公頃,倒塌房屋122間,死亡59人,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極大的損失。
(1)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多發的國家。在上述的短文中,該縣主要的自然災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該縣災情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災情報告,財產損失的內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屬于__________經濟損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我國西北半干旱區某牧場草場載畜量和實際放牧量變化曲線示意圖”。草場載畜量指在適度利用的原則下,一定的草地面積,一定的利用時期內,能夠維持草地良性生態循環并保證家畜正常生長發育、繁殖的情況下,能飼養家畜的最大數量。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1950年~1975年期間,草場載畜量發生波動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地形 B.氣候 C.市場 D.放牧
2.該牧場“人地關系”嚴重對立的年代及原因組合正確的是
A.20世紀60年代——降水偏少 B.20世紀80年代——過度放牧
C.20世紀90年代——牲畜太少 D.21世紀初以來——氣候變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山東省聊城市高二上學期期中模塊測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20世紀50~90年代廣東省平均受災情況統計表”,回答下列問題。
年代 項目 |
20世紀 50年代 |
20世紀 60年代 |
20世紀 70年代 |
20世紀 80年代 |
20世紀 90年代 |
受災人口 (萬人/年) |
242 |
743 |
859 |
1 226 |
1 590 |
受災農田 (萬公頃/年) |
18.1 |
43.9 |
53.7 |
82.0 |
89.1 |
1.廣東省突發性氣象災害的發生頻率居全國之首,其中最常見的氣象災害有( )
A.地震、洪澇、臺風 B.海嘯、風暴潮、干旱
C.低溫冷害、冰雹、滑坡 D.臺風、洪澇、暴雨
2.廣東省受災損失和受災人口逐年上升的原因是( )
A.寒潮災害頻繁
B.人口增長快,經濟發展迅速
C.居民防災、減災意識淡薄
D.季風環流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年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人地關系的思想演變》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我國古代道教就有“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莊子·齊物論》)。據此回答問題。
1.“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體現了 ( )
A.環境決定論思想 B.人類中心論思想
C.人地相關論思想 D.人地伙伴論思想
2.這種人地關系作為一種理論得到大家的公認,始于 ( 。
A.古希臘時代 B.我國春秋戰國時期
C.18世紀60年代 D.20世紀60年代
3.下列敘述符合該人地關系思想的有 ( )
A.倡導人類應當與地理環境互惠共生、和諧互進
B.是一種崇拜自然、畏懼自然的認識論
C.強調人類從自身需求出發,追求征服自然
D.產生于土地荒漠化、鹽堿化和水土流失嚴重的農業社會鼎盛時期
4.下列做法符合該人地關系思想的是 ( )
A.在我國西南林區大量采伐林木 B.在我國水土流失嚴重地區植樹造林
C.在我國主要河湖或海域嚴禁捕漁 D.在東北大面積開墾沼澤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湖南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科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我國天然氣資源在西部地區分布非常豐富。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東北、華北地區一直是我國石油天然氣工業的主要基地。目前這些地區的大部分主力油氣田開采已到了中后期,陸續進入了產量全面遞減階段,增產難度大,導致東部地區油氣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西部地區則成為我國油氣工業新的戰略接替區。據此回答問題。
1.材料主要說明我國實施西氣東輸的一個重要原因是
A.改善東部地區的大氣環境 B.改善西部的經濟結構
C.為了發展西部的油氣工業 D.我國油氣資源開發的戰略重點在西部
2.束縛我國西部地區天然氣開發的社會經濟條件是
①勘探、開發資金短缺問題
②西部人少,工農業相對落后,天然氣的市場需求量有限
③基礎設施和交通運輸條件遠不能滿足大批量油氣產田的生產和外運需要
④輸氣管道線路長、規模大、施工方式多樣
⑤中西部地區地貌復雜,植被稀疏,生態環境較為脆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3.關于我國東西部地區油氣田開采的敘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東部地區不再開采石油、天然氣
B.東部地區石油、天然氣產量遞減,隨著經濟的發展,會導致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C.西部地區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將會成為我國開發的重點
D.西部地區將大力開采石油、天然氣,東部地區又日益短缺,將會供應東部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