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表1回答45——46題。
表1 某地區發展變化數據表
|
年份 項目 |
1950年 |
1980年 |
甲 |
城市數目(個) |
1 |
3 |
乙 |
工業總產值(萬元) |
12 |
176 500 |
丙 |
城市人口(萬人) |
12 |
65 |
丁 |
城市人口比重(%) |
2.7 |
38.6 |
1.數據顯示的現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進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因素與逆城市化現象無關的是:
C.農民工進城務工數量增多 D.城區與郊區交通聯系更加便捷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表,回答問題。 2010年1—9月份中國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場統計表
(1)據表分析中國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場分布特點及其原因。
(2)發展入境旅游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何積極意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0年,我國開展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國共有12.95億人,給我國的資源與環境造成了沉重的壓力。據下列圖表回答
每十萬人文化程度與第四次人口普查比較表
A | 大學程度 | +154% |
B | 高中 | +39% |
C | 初中 | +45% |
D | 小學 | -4% |
E | 大于65歲人口 | +1.3% |
對E欄的說明,錯誤的是
A.老齡化問題逐漸明顯,社會問題逐漸嚴重
B.老年人口增加很快
C.人口壽命延長,這是控制人口、實行計劃生育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結果
D.農村生產力低下是老齡化問題嚴重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采用小流域為單元的正態整體模型試驗,來檢驗黃土高原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土保持規劃的合理性。據表1數據回答問題。
表1 不同植物覆蓋率林草措施減流減沙效益表
植被覆蓋率(%) | 降水量 (mm/30分鐘) | 徑流產生量(mm/30分鐘) | 入滲量 (mm/30分鐘) | 產沙總量 (g) | 減流效益 (%) | 減少效益(%) |
100 | 60 | 9.77 | 50.23 | 0.85 | 80.78 | 99.3 |
85 | 60 | 2046. | 39.54 | 1.52 | 59.75 | 98.77 |
70 | 60 | 27.31 | 32.69 | 4.34 | 46.27 | 96.48 |
60 | 60 | 38.24 | 21.76 | 24.11 | 24.77 | 80.41 |
40 | 60 | 41.91 | 18.09 | 57.29 | 17.53 | 53.45 |
20 | 60 | 42.44 | 17.56 | 88.75 | 16.51 | 27.89 |
0 | 60 | 50.83 | 9.17 | 123.07 | 0 | 0 |
黃土高原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生物措施的功能在于充分利用光熱資源
B.植樹造林是重要工程措施
C.采用輪荒耕作有利于提高土地生產力
D.治理重點是保持水土,合理開發利用水土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采用小流域為單元的正態整體模型試驗,來檢驗黃土高原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土保持規劃的合理性。據表1數據回答問題。
表1 不同植物覆蓋率林草措施減流減沙效益表
植被覆蓋率(%) | 降水量 (mm/30分鐘) | 徑流產生量(mm/30分鐘) | 入滲量 (mm/30分鐘) | 產沙總量 (g) | 減流效益 (%) | 減少效益(%) |
100 | 60 | 9.77 | 50.23 | 0.85 | 80.78 | 99.3 |
85 | 60 | 2046. | 39.54 | 1.52 | 59.75 | 98.77 |
70 | 60 | 27.31 | 32.69 | 4.34 | 46.27 | 96.48 |
60 | 60 | 38.24 | 21.76 | 24.11 | 24.77 | 80.41 |
40 | 60 | 41.91 | 18.09 | 57.29 | 17.53 | 53.45 |
20 | 60 | 42.44 | 17.56 | 88.75 | 16.51 | 27.89 |
0 | 60 | 50.83 | 9.17 | 123.07 | 0 | 0 |
在植被覆蓋率變化幅度相同條件下,對減流減沙效益影響最大的植被覆蓋率變化范圍是
( )
A.20%一40% B.40%一60% C.60%一70% D.70%一8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采用小流域為單元的正態整體模型試驗,來檢驗黃土高原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土保持規劃的合理性。據表1數據回答問題。
表1 不同植物覆蓋率林草措施減流減沙效益表
植被覆蓋率(%) | 降水量 (mm/30分鐘) | 徑流產生量(mm/30分鐘) | 入滲量 (mm/30分鐘) | 產沙總量 (g) | 減流效益 (%) | 減少效益(%) |
100 | 60 | 9.77 | 50.23 | 0.85 | 80.78 | 99.3 |
85 | 60 | 2046. | 39.54 | 1.52 | 59.75 | 98.77 |
70 | 60 | 27.31 | 32.69 | 4.34 | 46.27 | 96.48 |
60 | 60 | 38.24 | 21.76 | 24.11 | 24.77 | 80.41 |
40 | 60 | 41.91 | 18.09 | 57.29 | 17.53 | 53.45 |
20 | 60 | 42.44 | 17.56 | 88.75 | 16.51 | 27.89 |
0 | 60 | 50.83 | 9.17 | 123.07 | 0 | 0 |
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
A.徑流產生量隨植被覆蓋率增大而增大 B.入滲量隨植被覆蓋率減小而增大
C.產沙總量隨人滲量增大而增大 D.徑流產生量隨人滲量減少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