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左圖為我國華北某地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示意圖(等高線單位:m)。右圖為該地區生態農業園區結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為了促進該地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該地區農業生產結構最應該做何調整
A. 減少用材林面積 B. 減少果林面積
C. 減少薪炭林面積 D. 減少水田面積
【2】目前,該地正試點生態農業園區建設,其生產結構上圖所示。發展生態農業對當地的有利影響有
①有利于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保持土壤肥力 ②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增加農民收入
③市場適應性強 ④增加農業投入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西電東送工程路線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實施西電東送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
A. 電力生產和消費的地區差異 B. 輸電技術的不斷進步
C. 我國水能資源蘊藏量大 D.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
【2】西電東送工程對電力輸出區的主要意義在于( )
A. 大氣環境質量改善 B. 充分發揮資源優勢
C. 交通擁堵現象加重 D. 工業結構得到優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并根據所給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 享譽世界的汽車城底特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中心,從世界各地涌入的工人讓城市人口一度強逼180萬人。現在的底特律,只有不到70萬人,到處是廢棄的商業大廈,空蕩蕩的櫥窗,畫滿涂鴉,近乎探險家的樂園。
(1)指出兩工業區共同的主導因素是_____。兩工業區的集聚程度都相當高,請評價工業集聚的利弊。
(2)說出美國東北部地區乳畜業發達的區位條件。
(3)結合上述材料,說明底特律成為汽車制造中心的區位因素有哪些?
(4)底特律的衰敗對我國撫順、鞍山等城市的發展有何啟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季節我國東部沿海某區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壓面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各地的氣壓值
A. 甲>乙>丁>丙 B. 乙>甲>丙>丁
C. 丙>丁>甲>乙 D. 丁>丙>乙>甲
【2】關于圖中氣流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甲丙之間氣流產生的直接原因是陸地受熱少
B. 乙丁之間氣流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
C. 水平氣壓梯度力只影響甲乙之間的風速
D. 產生四地間環流的根本原因是水平氣壓梯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月20-23日,我國南方多地迎來了大范圍雨雪冰凍天氣,圖3是該時段雨雪分界線推進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此次過境的主要天氣系統是
A. 暖鋒 B. 冷鋒 C. 高壓 D. 低壓
【2】果農在1月19日前,采用塑料薄膜覆蓋法或熏煙方法來保護果園,其中的地理原理敘述正確的是
A. 大氣削弱作用減弱 B. 大氣逆輻射增強 C. 地面輻射減弱 D. 太陽輻射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莞本地人口約 150 萬,外來人口約 200 萬。現在東莞約有 3000 多家電腦外圍設備生產企業,已有“北中關,南東莞”之說。閱讀上述材料,結合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外商在東莞大量投資電腦外圍設備生產企業(技術要求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東莞臨近香港,海洋運輸便利 B. 東莞有大量廉價的勞動力
C. 東莞經濟發達,電腦消費市場廣闊 D. 東莞環境優美,科技水平高
【2】下列關于珠江三角洲工業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由資源密集型→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轉變
B. 由原料導向型→勞動力導向型→技術導向型轉變
C. 由輕度污染工業→中度污染工業→重度污染工業轉變
D. 由工業分散一工業集聚→工業分散轉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庫蓄水量變化的重要指標(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讀“某水庫各月水量盈余率統計表”。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12月份水庫的儲水量最大 B. 9月份水庫的儲水量最大
C. 6月份水庫的儲水量最小 D. 3月份水庫的儲水量最大
【2】該水庫最有可能位于
A. 西歐地區 B. 南亞地區 C. 地中海地區 D. 東亞地區
【3】通常所說的水資源,是指目前人類可以大量利用的 ( )
A. 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B. 河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C. 冰川水、大氣水、土壤水 D. 大氣水、淡水湖泊水、沼澤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巴西位置圖,回答下面小題。
【1】甲處形成熱帶雨林的原因有( )
A. 地處西北信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 B. 沿岸臺風活動頻繁,降水較多
C. 沿岸有暖流經過,起增溫增濕作用 D. 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降水豐沛
【2】熱帶雨林的脆弱性表現在( )
A. 生物循環旺盛 B. 植物生長速度快
C. 養分主要儲存在植物體內 D. 群落以高大的喬木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日本地形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2016年4月16日凌晨,日本九州熊本縣發生7.3級地震,日本地震多發原因
A.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
B.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生長邊界
C.位于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
D.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
【2】導致日本工業地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水熱條件優越 B.勞動力豐富 C.科學技術發達 D.海運交通便利
【3】該國發展核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坦,利于發展核電 B.核能能量巨大,污染小
C.經濟發達,科技力量雄厚 D.煤、石油等常規能源缺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