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表表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區域的面積和區域密度指標。讀表完成下面小題。
備注規模城市是指人口數量在50萬及以上的城市,城鎮人口密度是指區內每平方千米的城鎮人口數量。
【1】表中數據表明( )
A. “長三角”城市化水平最高B. “珠三角”規模城市數量最多
C. “珠三角”城鎮用地面積最大D. 京津冀區域內部城市化差異最大
【2】造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地密度指標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 區域人口規模差異B. 區域內、外部交通條件差異
C. 區域自然條件差異D. 中心城市輻射效應強弱差異
【答案】
【1】D
【2】D
【解析】
【1】A.根據表格信息可知,城鎮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計算得出珠三角城市化水平最高,A錯誤;
B.規模城市密度×區域面積=規模城市個數,據此得出長三角規模城市數量最多,B錯誤;
C.城鎮用地密度×區域面積=城鎮用地總面積,據此計算得出長三角城鎮用地面積最大,C錯誤;
D.結合計算及所學可知,京津冀區域規模城市少,城市化水平低,規模城市分布不均衡,區域內部城市化差異最大,D正確。
【2】區域人口規模差異、區域交通條件差異、區域自然條件差異不會導致如此多的密度指標差異,特大城市在區域城市化過程中的作用舉足輕重,但三區域的中心城市輻射效應強弱差異較大,造成了三地的密度指標差異大,D正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近年來積極采取包括發展新能源在內的措施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木薯是喜高溫、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質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產燃料乙醇1噸需要消耗鮮木薯約7.5噸。下圖是某省級行政區年均溫分布圖,讀圖和材料回答下面小題。
【1】圖所示區域最適宜種植木薯的地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該區域地勢總體特征是
A. 西北高東南低 B. 東高西低
C. 中間高四周低 D. 南高北低
【3】該區域河流的主要補給是
A. 地下水 B. 大氣降水
C. 湖泊水 D. 冰雪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區域等高線(單位:米)示意圖,光學天文臺布局在甲地。回答下列各題。
【1】甲地晴夜多的原因是
A. 常年受副高控制 B. 地處西南風背風坡
C. 白天多上升氣流 D. 夜晚多下沉氣流
【2】該光學天外臺最佳的觀測季節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亞洲局部地區示意圖,這里東西之間地理環境差異很大。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陰影表示的農業地域類型主要生產特點有
①商品率高②勞動密集型農業③生產規模大
④傳統的精耕細作方式⑤機械化水平較低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④D.③④⑤
【2】甲、乙、丙位于同一緯度,三地氣候特征及差異說法錯誤的是
A.甲地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全年干旱
B.乙地受南亞季風影響,盛行西南風和東北風
C.丙地受東亞季風影響,盛行東南風和西北風
D.氣溫年較差由大到小依次為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請完成下面小題。
【1】夏季炎熱少雨,冬季溫和濕潤的氣候分布在圖中
A.A處B.C處C.D處D.E處
【2】B處的傳統民居是
A.帳篷B.高腳屋
C.窯洞D.厚墻、小窗的住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岡比亞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國土面積為10 380km2,漁業資源豐富,海域內有沙丁魚、邦加魚、金槍魚等;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谷子、高粱、大米等。2016年該國工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4%,主要工業部門為農產品加工業。岡比亞礦產資源貧乏,已探明有鈦、鋯、金紅石混生礦(儲量約為150萬噸)和高嶺土(儲量約為50多萬噸),均未開采。下圖為岡比亞位置示意圖。
(1)據圖描述岡比亞地理位置特征。
(2)簡述岡比亞河口漁業資源豐富的原因。
(3)簡述當地礦產資源開采程度低的原因。
(4)請為岡比亞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華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對比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與2003年相比,2013年( )
A. 水資源循環利用率下降B. 供水總量增大
C. 用水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D. 生活用水增幅最大
【2】南水北調對該市的影響有( )
A. 利于改善生態環境B. 水資源短缺得到解決
C. 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D. 不利于減少地下水的開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缺點之一是受季節變化的限制,下面四幅是某校(約30°N)學生在不同季節升旗儀式時(北京時間7:30)觀測到的太陽方位示意圖,圖示所代表的季節最有利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T鎮是我國最大的葫蘆種植、加工基地,葫蘆種植加工歷史已有2000多年。T鎮的葫蘆雕刻工藝于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葫蘆產品深受國內外廣大消費者喜愛(下圖)。大學生安迪參加暑期社會實踐,對家鄉T鎮的葫蘆產業進行調研,發現早期葫蘆種植主要集中在T鎮,近幾年逐漸向周邊鄉鎮擴散,葫蘆產業由傳統加工產業向新型創意產業轉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雕刻葫蘆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主要因其
A.文化內涵豐富B.產品用途廣泛
C.價格低廉D.經久耐用
【2】葫蘆種植逐漸向周邊鄉鎮擴散,有利于周邊鄉鎮
A.生態環境保護B.農民收入增加
C.產業結構優化D.城鎮化水平提高
【3】影響T鎮葫蘆產業向新型創意產業轉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條件B.原材料
C.研發投入D.勞動力數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