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影響農業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氣候方面,熱量、光照、降水影響極大;地形方面,影響農業的類型(平原與山區不同)、影響農作物的分布(農作物隨海拔有所不同);土壤方面,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土壤適宜生長不同作物,東南丘陵的紅壤適宜種茶樹等.影響農業生產的社會經濟因素主要有:市場方面,市場的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交通運輸方面,園藝業、乳畜業產品容易變質,要求有方便的交通運輸條件;政策方面,國家政策和政府干預手段影響.
解答 解:(1)從材料“瑪咖原產于海拔3500~4500米的秘魯安第斯山區,在極為苛刻的條件下才能生長,對環境污染相當敏感,當地亦有“瑪咖一季休耕三年”的說法”敘述中可以判斷:秘魯位于低緯度,高海拔的山區,日照強烈,晝夜溫差很大,瑪咖對生長的自然條件極其苛刻和獨特,怕污染,對土壤養分要求較高.
(2)因為中國云南的云貴高原山地地理環境更接近瑪咖的原產地秘魯山區的地理環境,所以與美國、日本相比中國云南瑪咖質量更優,生產成本更低,因此中國的種植環境更適宜,投入的資金、技術較少,而且云貴地區比日本、美國的勞動力成本較低,效益更好一些,發展瑪咖種植的條件更加優越一些.
(3)云貴地區瑪咖種植園的建設的影響可以從產業發展、就業、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只能生長在較低緯度的高海拔山地地區;日照強,晝夜溫差大;土壤肥沃;環境清潔.
(2)中國云南瑪咖質量更優,因為氣候環境更接近原產地;成本更低,因為中國的種植環境更適宜,投入的資金、技術較少,勞動力成本較低.
(3)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擴大勞動就業,增加牧民收入;促進當地產業結構調整(或促進工業化進程);帶動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與經濟發達地區的合作與聯系;過度墾殖可能導致生態環境破壞(水土流失加劇).
點評 本題以瑪咖生產為背景,屬于知識性試題,考查了學生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影響農業生產的因素、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等.解題時應注意結合實際情況.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處是海洋,乙處是陸地 | B. | ④氣流動力作用上升 | ||
C. | ①氣流較③氣流濕潤 | D. | ②氣流熱力作用下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