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我國改革開放40年農業發展的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我國在農業、工業、科技、交通等經濟和社會的各個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資料一:
資料二:
資料三:
(1)閱讀資料一,描述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產值構成的發展變化。
(2)閱讀資料一、資料二、資料三,概括我國改革開放40年農業發展的巨大成就。
(3)影響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農業發生巨變的主要區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結合生活實際,列舉我國改革開放40年在其他領域取得的成就。
【答案】(1)從定量和定性兩個角度描述,合理即可。例如:種植業產值比重從1978年的80.0%下降到2017年的55.8%,種植業產值比重下降;林業產值比重從1978年的3.4%上升到2017年的4.8%,畜牧業產值比重從1978年的15.0%上升到2017年的28.2%,漁業產值比重從1978年的1.6%上升到2017年的11.1%,林業、畜牧業、漁業產值比重均上升;農業結構更加協調。
(2)農業結構協調性增強;農產品產量快速增長;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農業科技進步加快,科技驅動作用增強等。(合理即可)
(3)市場 政策 技術(交通等)
(4)結合實際作答,合理即可。例如: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出行更加便捷;科技迅速發展,電子產品更加豐富。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較容易。
(1)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結構不合理,表現為種植業所占比重高,而林業、漁業等所占比重低。因此描述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產值構成的發展變化應從各部門所占比重的變化以及結構的合理性兩方面考慮。由圖中信息可知,種植業產值比重下降,林業、畜牧業、漁業產值比重均上升;農業結構更加協調。
(2)我國改革開放40年農業發展的巨大成就表現為:材料一顯示,我國農業結構協調性增強;材料二顯示農產品產量快速增長;材料三顯示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農業科技進步加快,科技驅動作用增強。
(3)農業的區位因素包括自然和社會經濟兩個大的方面,其中自然區位條件較穩定,變化;社會經濟區位條件隨時間發展會發生明顯改變。結合我國國情可知,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農業發生巨變的主要區位因素有:市場需求擴大、國家實施惠農政策 、農業技術進步、交通不斷完善、勞動力文化素質不斷提高。
(4)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的巨大成就,綜合國力大為增強,主要表現為:①經濟領域:城鄉市場非常繁榮;基礎設施的顯著改善;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國家財政收入增長顯著。 ② 百姓生活發生了大變化。人們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再由溫飽到總體已小康的歷史性跨越。舉例:原來穿衣顏色單一,而現在衣服五顏六色,追求時尚;原來人們只是吃飽,而現在追求吃好、綠色消費;原來人們一般住平房,現在多是樓房;原來人們騎自行車,而現在多是摩托車、小轎車;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余錢用于各類投資;旅游成為一種生活時尚。③綜合國力顯著增強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實力不斷提高,已躋身于世界經濟大國的行列;我國科技突飛猛進,在某些高科技領域已占有一席之地;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已建設具有較高現代化水平和強大戰斗力的軍隊;我國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堅定力量。舉例:北京奧運會舉辦成功,并獲金牌第一;神舟六號、七號發射成功;青藏鐵路全線貫通;嫦娥一號探月成功;研制大飛機等。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著名學者邦奇( W.Bunge)等曾用“人類大陸圖”(在地圖上取消陸地和海洋,只畫出人類密集地區,面積較大的人類密集區稱人類大陸)來揭示世界人口分布情況。讀“世界人類大陸圖”,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 趨向于地勢平坦的內陸地區 B. 趨向于海岸、河岸
C. 趨向于熱帶地區 D. 趨向于高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鐵路、公路、水運、航空四種交通運輸方式特征比較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甲、乙、丙、丁代表的交通運輸方式正確的是
A. 甲——公路B. 乙——水運C. 丙——鐵路D. 丁——航空
【2】從郊區運往城區超市銷售的新鮮蔬菜,其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考察報告,回答下列問題。
地理野外考察是提升地理實踐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北京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在中國房山世界地質公園進行野外考察,并撰寫考察報告。
(1)考察記錄單中①處最可能記錄的是________(雙項選擇題)。
A.奇峰林立 B.冰川廣布 C.地勢平坦 D.地表崎嶇
(2)除記錄單中所列項目之外,地貌景觀的描述角度還有________、________等。
(3)根據地貌形成條件判斷,與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點密切相關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雙項選擇題)。
A.植被 B.土壤 C.巖石 D.水文
(4)閱讀考察報告,概括此次考察活動的主要任務。
(5)對“拓展學習”四幅景觀圖中的地貌進行分類,并說出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市2011年-2015年人口變化統計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確的是
A. 甲——老年人口比例 B. 乙-出生率
C. 丙——人口自然增長率 D. 丁——死亡率
【2】據圖中信息可知,某市
A. 人口增長模式處于傳統型階段 B. 2012年以來人口總量先增加后減少
C. 人口容量受政策影響逐漸增大 D. 需要進一步健全養老保障制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湖陸風是在較大水域和陸地之間形成的以24小時為周期的地方性天氣現象。下圖為某湖泊某時刻測得的湖陸風垂直結構示意圖。
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據圖文材料可知,此時( )
A. ①處為湖風
B. ②處盛行上升氣流
C. ③處風力小于①處
D. ④處更易形成降水
【2】關于城市與湖陸風相互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陸風增強
B. 圍湖造陸使湖陸風增強
C. 湖陸風使城市濕度下降
D. 湖陸風使城市晝夜溫差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潮汐車道”是可變車道,是指根據早晚交通流量不同的情況,在有條件的道路,使某一車道不同時段內的行駛方向發生變化。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潮汐車道”設置的最主要目的是( )
A. 增大城市道路通行面積B. 減少城市交通事故
C. 美化城市道路D. 合理配置道路資源
【2】為了應對出行高峰,科學引導與緩解交通壓力,某大城市中心區附近開通了一條“潮汐車道”。每日17時到20時,該主路方向的一條社會車道改為“潮汐車道”,其余時段維持現狀通行。由此可以判斷該“潮汐車道”( )
A. 為進城方向B. 使居住地與工作地的距離縮短
C. 為出城方向D. 可明顯減輕城市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每隔5年世界人口年齡構成變化圖(含預測)。年齡分為未滿15歲、15歲到65歲、65歲以上三個區間。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甲表示的是( )
A. 未滿15歲的人口比重 B. 15歲到65歲的人口比重
C. 未滿65歲的人口比重 D. 65歲以上的人口比重
【2】人口負擔系數是指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世界人口老齡化使得人口總負擔系數逐漸升高
B. 在圖示的時間內老年負擔系數和人口負擔系數呈正相關
C. 人口負擔系數的變化趨勢是先升高后降低
D. 人口負擔系數的變化趨勢是先降低后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代工企業是指以定牌生產合作為模式的企業,定牌生產指賣方按買方的要求在其出售的商品或包裝上標明買方指定的商標和牌號。下圖為代工企業發展演進路徑理論模型示意圖。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影響OEM階段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
A. 勞動力B. 市場C. 技術D. 交通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企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就可以提高在產業鏈中的地位
B. 關鍵點Ⅱ時企業就可以開始進行國際市場拓展
C. IBM階段企業才可以把組裝環節外包給其他代工企業
D. 圖中4個階段的演進路徑可以使企業持續創造高附加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