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某地區人口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此圖說明該地區( )
A. 城市化水平高 B. 城市人口為2500萬
C. 大約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 D. 人口密度較大
【2】形成上述國家這種人口狀況的根本原因是( )
A. 受國家政策的影響 B. 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
C. 城市經濟發展需要大量勞動力 D. 居民生活以浪費動物性食品為主
【3】圖示人口狀況可能產生的問題是( )
①城市環境污染,交通擁擠 ②農村勞動力減少,農業產值下降
③城市住房困難,失業人口增加 ④農村人口增長減緩,出現負增長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
【1】A
【2】B
【3】C
【解析】試題分析:
【1】讀圖,根據圖例,該地區城市人口占比重80﹪以上,城市化水平高,A對。城市人口約25萬人,B錯。不能表示出郊區人口數,C錯。沒有城市面積,不能判斷人口密度,D錯。
【2】城市聚落是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由鄉村聚落發展來的。城市化水平是經濟發展水平的標志之一,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B對。國家政策導致的城市化水平高,是虛假城市化,不是城市化水平高的根本原因,A錯。城市經濟發展初期需要大量勞動力,后期科技是主要動力,C錯。城市化水平與食品結構關系不大,D錯。
【3】圖示人口狀況表示城市人口過于集中,可能導致城市環境污染,交通擁擠,①對。農村勞動力減少,機械化水平提高,農業產值不會下降,②錯。人口過于集中,導致城市住房困難,失業人口增加,③對。農村人口增長減緩,但不會出現負增長,④錯。C對。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加試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左圖為歐洲西部略圖。右圖為英國著名景點巨石陣圖。北京時間2016年6月23日下午2點,英國開始進行脫歐公投,15小時后公布結果,脫歐支持率51. 9%,留歐支持率48.1%,英國確定脫離歐盟。
材料二:萊茵河水環境的變遷印證了整個歐洲工業文明的發展歷程。這條河流從18世紀中期開始出現環境問題,20世紀50年代進一步惡化,70年代生態災難達到頂峰。當時萊茵河被人們稱為“歐洲下水道”,污染治理難度十分艱巨。1950年7月,瑞士、法國、盧森堡、德國和荷蘭共同成立了保護萊茵河國際委員會,委員會主席由各國輪值,秘書長則固定是荷蘭人。經不懈治理,今天萊茵河水質干凈清澈,可直接飲用,成為世界上管理得最好的一條河流。
(1)左圖中甲地鋼鐵工業所需鐵礦石幾乎全部靠進口,甲、乙兩地鋼鐵公司進行聯營,煉鋼廠留在甲地,目地在于________,將煉鐵廠建在乙地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英國呈現“東耕西牧”的自然原因。
(3)公投期間,巨石陣正值多云天氣,且當地的正午太陽高度角約為62.50請推斷巨石陣所在的地理緯度數值,并描述這期間巨石陣日影朝向的變化狀況。
(4)說明萊茵河水污染治理難度大和萊茵河國際委員會秘書長固定荷蘭人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暖鋒的敘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暖鋒的移動速度較快
B.暖鋒影響下多晴朗天氣
C.暖鋒過境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
D.暖鋒過境后氣壓降低,天氣轉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上有生命物質存在,其條件說法正確的是( )
A.月地距離適中,使地球上有適當的溫度
B.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C.太陽光熱穩定,絕大部分到達了地球
D.地球有厚厚的大氣層,從而有液態水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般來說,隨著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力( )
A. 首先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再向第三產業轉移
B. 首先從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再向第二產業轉移
C. 首先從第三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再向第一產業轉移
D. 首先從第三產業向第一產業轉移,再向第二產業轉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