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理環境特征既有整體性,又有差異性;自然景觀的分布既有地帶性,也有非地帶性。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指出從甲地到丁地所反映的自然帶地域分異規律及其形成的主導因素。
(2)寫出甲自然帶的名稱并說明其未橫穿大陸的原因。
(3)分析丙地氣候的形成原因并從氣候對地貌、水文、植被等要素的影響,說明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特征。
【答案】(1)緯度地帶性 熱量
(2)熱帶雨林帶 未橫穿大陸是由于東部為東非高原,地勢高,氣溫低。
(3)丙地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及來自內陸的信風影響,再加上沿岸寒流降溫減濕作用,氣候極其干旱。由于水分不足,地表徑流很少或有季節性河流,風化作用和風力作用強烈,形成大片沙漠和礫漠,動植物稀少,從而形成了該地的地理環境整體性特征。
【解析】(1)讀圖,從甲地到丁地自然帶類型隨著緯度更替,反映的是自然帶的緯度地帶性規律,也叫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主導因素是熱量。
(2)圖中甲自然帶是熱帶雨林帶,由于東部為東非高原,地勢高,氣溫低,形成了熱帶草原帶。所以該自然帶未橫穿大陸。
(3)讀圖,結合地理位置分析,丙地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及來自內陸的信風影響,再加上沿岸寒流降溫減濕作用,氣候極其干旱,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受氣候影響,該地由于水分不足,地表徑流很少或有季節性河流。屬于干旱區,地貌受風化作用和風力作用強烈,形成大片沙漠和礫漠,動植物稀少,從而形成了該地的地理環境整體性特征。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河流a、b、c三處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 侵蝕、搬運、堆積 B. 搬運、侵蝕、堆積
C. 侵蝕、堆積、搬運 D. 堆積、搬運、侵蝕
【2】圖中d農業區和c城區所在地區的河流地貌的名稱是
A. 瀑布、河漫灘平原 B. 沖積扇、三角洲
C. 三角洲、沖積平原 D. 河漫灘平原、沖積扇
【3】下列關于圖中鐵路、農業區、城區的布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d處位于山前地帶,土層厚、水源豐,有利于種植業的發展
B. b處附近處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勢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發展
C. c處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交通條件得天獨厚,利于城市的發展壯大
D. 與公路建設相比,鐵路投資少、技術要求低,故圖示區域的交通運輸方式以鐵路運輸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森林火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火源是發生森林火災的主導因素
B.造成森林火災的天然火源很少
C.火災需要有火種和走火途徑
D.只要有火種,就一定會發生森林火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云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象,是影響氣候形成的重要因子之一。下圖為我國某地區多年1月和7月平均總云量等值線分布圖(單位:%),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虛線區域為
A. 塔里木盆地 B. 青藏高原 C. 云貴高原 D. 四川盆地
【2】圖中虛線區域平均總云量的分布規律是
A. 無論1月還是7月,平均總云量均從東南向西北遞減
B. 1月平均總云量從西向東遞減,而7月則從東向西遞減
C. 夏季(7月)平均總云量明顯低于冬季(1月)平均總云量
D. 1月平均總云量從東北向西南遞減,而7月則從西南向東北遞減
【3】導致甲地區平均總云量較少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陸位置與地形結構 B. 緯度位置與植被狀況
C. 地表水源與氣溫高低 D. 太陽輻射與大氣環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糧改飼”是指在原種糧區推廣種植優質牧草發展畜牧業,將單純的“糧倉”變為“糧倉+奶罐+肉庫”的產業活動。這種具有特色的農業生產所形成的農業地域類型屬于
A.乳畜業B.混合型農業
C.商品谷物農業D.大牧場放牧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帶分布圖,甲、乙兩地均位于我國,丙地位于某島嶼,完成下列各題。
(1)甲、乙、丙三地緯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確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為針葉林,南坡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為( )
A.南坡為陽坡 B.北坡為陽坡
C.南坡為迎風坡 D.北坡為迎風坡
(3)乙地山脈為我國兩大自然區分界線,則乙地可能是________(山脈)。
(4)甲地雪線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5)丙地東西兩坡垂直自然帶基帶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半球某流域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各地形成的地貌類型說法正確的是( )
A. A地為槽型河谷 B. 乙地比甲地河流的侵蝕作用強
C. C地為河漫灘平原 D. B地三角洲平原
【2】C地比A地更容易發展成為城市,理由是C地( )
①水源充足,植被茂盛,環境好 ②靠海,可以發展江海聯運
③地形復雜多樣,可以發展多種產業 ④地勢平坦開闊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分析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來自青海省衛星遙感中心的衛星遙感監測顯示,中國最大的內陸咸水湖——青海湖的水體面積及水位已連續6年呈遞增趨勢。監測顯示的青海湖水體面積為4 321.07平方公里,水位為3 193.8米。與2005年相比,青海湖水體面積擴大了70.82平方公里,水位上升了0.35米。專家分析指出,在中國政府和群眾努力之下,青海湖的生態環境呈現了持續良性循環的發展態勢。
材料二 青海湖流域圖。
(1)青海湖參與的水循環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試分析布塔河的水文特征。
(2)運用水循環的相關知識,分析青海湖湖水鹽度高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球自轉一周需24小時,為一個恒星日
B. 一個恒星日比一個太陽日長3分鐘56秒
C. 地球公轉一周所需要的時間為365日6時9分10秒
D. 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周期為1恒星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