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某城市建成區用地面積變化圖(圖甲)與城市土地利用結構比例圖(圖乙),完成下列問題。
甲 乙
(1)據甲圖說明20世紀50年代以來土地利用方式的變化趨勢。
(2)說出該市的A、B、C三大城市功能區類型,指出形成這種功能分區的最主要因素。
(3)分析該市近年來高新技術企業外遷的原因。
【答案】1) 總體上,各種土地利用面積呈上升趨勢,21世紀以來工業用地減少,住宅用地面積迅速增加 (2)A商業區;B住宅區;C工業區。經濟因素(地租高低) (3)老城區地價高,交通擁堵,環境質量下降,而郊區地價低,交通便捷,環境質量好,有利于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
【解析】(1)從圖中看總體上,各種土地利用面積呈上升趨勢,21世紀以來工業用地減少,住宅用地面積迅速增加。
(2)居城市中心的為商業區;中心外圍的是住宅區;郊區遠離市中心的是工業區。形成這種功能分區的最主要因素是經濟因素(地租高低)。
(3)主要是地價、交通和環境問題。老城區地價高,交通擁堵,環境質量下降,而郊區地價低,交通便捷,環境質量好,有利于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棉布和鋼材制造企業生產過程中與其他企業的關聯示意圖”,根據圖中提供的相關信息,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鋼材生產企業的各個關聯企業在實際生活當中往往聚集在同一個區域。下列關于導致這些企業集聚的主要原因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A. 工業企業在空間上的集聚有利于共同利用便利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B. 相關聯的產業企業集聚可以節約運輸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處理廢棄物
C. 相關聯的產業企業集聚可以開展協作,促進技術創新,提高資源利用率
D. 相關聯的企業在空間上的集聚是工業化進步的必然和唯一趨勢
【2】我們知道鋼材生產企業與棉布生產企業相比,鋼材生產企業所在的地區更容易形成大的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A. 汽車制造企業能夠帶來更高的利潤
B. 與汽車制造企業相關聯的企業需要在地域上集聚,從而容易形成城市
C. 汽車制造工業有較為單一的生產流程,所以容易形成城市
D. 人們喜歡在汽車制造企業附近定居而不愿意在棉布生產企業周圍定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城市建設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城市建設導致了當地
A. 地下水位上升 B. 地面徑流匯集速度減慢
C. 蒸發量增加 D.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設后地面徑流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生活用水量增加 B. 下滲量減少
C. 植被覆蓋率增加 D. 城市熱島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美國部分地區輪廓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a、b、c、d、e五區域中,不屬于商品谷物農業地域類型的是 ( )
A. a、b B. c、d C. d、e D. b、e
【2】和歐洲相比,美國商品谷物農業在生產上的最突出優勢是( )
A. 這里的各個環節大都由機器作業 B. 有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運
C. 地廣人稀,可以進行大規模的生 D. 科技發達,政府投入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水循環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1】圖中參與了海陸間水循環的箭頭是( )
A. a、b、c、d B. b、c、h、e
C. d、e、f、g D. e、f、g、h
【2】【2】目前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
A. 人工降雨,促成大氣中的水汽輸送
B. 改造沙漠,增加蒸發量,加速水循環
C. 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改變局部地表徑流
D. 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徑流的循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地理環境從草原*荒漠演化過程漫畫,完成下面小題
【1】這幅漫畫所演化的過程體現了地理環境的
A. 整體性 B. 差異性 C. 穩定性 D. 復雜性
【2】引起漫畫中地表景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大氣環流 B. 地表形態變化 C. 海陸變遷 D. 人類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人口增長模式轉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斜線部分表示___________, 計算方法是____.
(2)人口增長模式轉變是從___________下降開始的.
(3)圖中_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丁)處于人口增長減緩階段的是,按經濟發展水平,目前_______________(發展中或發達)國家或地區從總體上看應屬于該類型.
(4)目前我國人口增長模式已進入圖中_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丁)的階段,我國人口增長模式進入該階段與大力開展___________工作密切相關.
(5)分析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分別面臨的的人口問題及應該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華北平原植被生長期內林地和耕地生態區植被覆蓋度(植物地上部分投影的面積占地面的比率(%))變化趨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同一農業耕作區內同一作物植被覆蓋度不同,最可能是
A. 種植作物不同 B. 地形坡度不同
C. 氣候條件不同 D. 土壤種類不同
【2】根據材料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M表示林地,N表示耕地
B. M生態區植被覆蓋度說明華北地區為一年兩熟區
C. M變化是因該地河流有明顯的春汛和夏訊
D. M覆蓋度6月份出現低谷與作物輪作有關
【3】N植被覆蓋度表現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是因為
①N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
②春季氣溫回升,林地植物開始生長
③后期由于人的亂砍濫伐,植被覆蓋度隨之下降
④8月份,水熱充足,植物生長旺盛,植被覆蓋度達到最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