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依托“冰上絲綢之路”大背景,有學者提出建設大連到北冰洋季克西港陸河聯運路線(簡稱陸河聯運路線)的設想。下圖為陸河聯運路線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陸河聯運路線沿線區域( )
A.地勢南高北低
B.是人口集中分布區
C.可見春小麥田和稻田
D.緯度地帶性分異顯著
【2】如果能夠實現陸河聯運,則會( )
A.促進我國東北地區森林資源開發
B.促使哈爾濱市空間形態呈條帶狀
C.深化中俄兩國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
D.縮短我國到北冰洋沿岸的運輸時間
【答案】
【1】CD
【2】CD
【解析】
【1】
據圖中的勒拿河和遼河的流向可知,該線路經過的地區地勢是中部高,南北低,A錯誤;該線路經過的地區為中高緯,冬季寒冷漫長,自然條件惡劣,不適合人居住,人口稀少,B錯誤;該線路經過的東北地區種植春小麥和水稻,C正確;該線路呈南北走向,熱量南北差異大,緯度地帶性分異顯著,D正確。綜上所述,故選CD。
【2】
我國東北地區森林資源均已保護為主,不適合大規模開發,A錯誤;該線路經過哈爾濱,會促進哈爾濱的經濟發展,但并不會使哈爾濱的城市形態沿該鐵路線發展,不可能使哈爾濱市空間形態呈條帶狀,B錯誤;該線路連接了中國和俄羅斯,可以促進兩國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C正確;據圖可知,該線路比我國原來的海上航線大大縮短了,D正確。綜上所述,故選CD。
東北地區的水稻主要分布在遼寧省遼河的中下游平原、吉林省東部的山間盆地、黑龍江省谷地平原和三江平原;春小麥主要分布在東北平原。緯度地帶性分異規律,每個地帶與緯線大體平行地伸展成條帶狀,以熱量為基礎,水熱共同作用。主要分布在低緯、高緯地區,如亞寒帶針葉林帶、苔原帶及熱帶雨林帶呈環球分布。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是亞洲部分地區自然帶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從①→④的變化,體現了陸地自然帶( )
A.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B.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D.非地帶性地域分異
【2】影響自然帶從①-④變化的主導因素是( )
A.洋流B.地形C.熱量D.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遷移農業造成的土壤肥力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
【1】目前熱帶遷移農業的分布地區主要是( )
A.美國中部平原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巴西亞馬孫平原D.非洲東非高原
【2】關于圖中a→d土壤肥力變化及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a→b,土壤肥力不斷提高,原因是植被被焚燒,養分回歸到土壤中
B.b→c,土壤肥力不斷降低,原因是森林被焚燒,枯枝落葉減少
C.c→d,土壤肥力保持較低水平,變化不大,原因是棄耕土地的植被處于恢復期
D.d以后,隨著植被恢復,土壤肥力有所下降
【3】和世界其他地區相比,熱帶雨林地區的土壤肥力較低,其原因不包括( )
A.有機質分解旺盛B.淋溶作用強
C.養分循環快D.枯枝落葉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50°N緯線(圖甲)和180°經線(圖乙)部分區域某月海平面氣壓分布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甲地該月( )
A. 農作物凍害嚴重 B. 林中光線較強
C. 沙塵暴盛行 D. 盛行東南季風
【2】乙、丙兩地氣壓中心( )
A. 都是逆時針水平氣流 B. 大氣垂直運動方向不同
C. 都出現在當地的冬季 D. 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怒山位于橫斷山脈南段,是怒江與瀾滄江分水嶺,山高谷深,同時受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山地自然帶垂直帶譜(如圖)。雪線高度約4800米左右,雪線附近年均溫約-5℃。在年均溫約3-9℃,最冷月均溫約0℃的地方分布由云杉和冷杉組成的山地針葉林帶,林內陰暗潮濕。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怒山山脈東坡山地自然帶垂直帶譜中( )
A.①為高山冰雪帶B.②為針闊混交林帶
C.③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D.④為山地針葉林帶
【2】怒山山地針葉林帶內( )
A.云霧天氣少見B.群落結構簡單
C.化學風化作用強D.土層深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對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時間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持續觀測與記錄,繪成下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a~b期間,該地的晝夜長短及其變化趨勢是
A. 晝長夜短,且晝漸長夜漸短
B. 晝長夜短,且晝漸短夜漸長
C. 晝短夜長,且晝漸長夜漸短
D. 晝短夜長,且晝漸短夜漸長
【2】該地一年中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約為
A. 1小時40分鐘 B. 2小時20分鐘
C. 3小時20分鐘 D. 4小時40分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2020年人類同新冠病毒作斗爭的同時,全球蝗災預警已拉響警報。蝗災發端于東非,飛越紅海,進入中東和南亞,又到鄰國巴基斯坦和印度,沙漠蝗蟲正在亞非數十個國家肆虐(如下圖所示),從東非到印巴地區,波及范圍廣、受災程度重a這些國家和地區附近的印度洋海域也是颶風多發區。這場沙漠蝗災會波及中國嗎?農業農村部監測調度分析顯示,沙漠蝗對我國的危害概率很小,國內大規模暴發蝗災南風險很低。
材料2:下表為蝗蟲習性和具體參數及內容分析。
蝗群特征 | 有群居的習性,20-120頭以上/m2 |
生長環境 | 喜歡溫暖干燥的環境 |
繁殖條件’ | 蝗蟲將卵產在沒有植物或植物稀少的灘涂荒地,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縮小,低洼的裸露為蝗蟲提供了更多適合產卵的場所。旱季后的降水使大量蟲卵孵化,繁殖能力強 |
飲食習慣 | 多食性,能吃很多種植物。一平方公里大小的蝗蟲群每天的食物食用量相當于3.5萬人的食用量 |
遷飛方向 | 下方向,隨風遷飛,飛翔能力很強一天可遷飛150公里 |
持續遷飛所需氣溫 | 20℃~40℃ |
遷飛的高度 | 15-1700m |
蝗群降落 | 在綠色植被區或遇大雨 |
(1)根據材料,分析本次蝗災波及范圍廣及受災國家災情嚴重的原因。
(2)根據材料,分析沙漠蝗群對我國危害概率小的原因。
(3)簡述治理蝗災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蒙古國是全球煤炭資源最集中、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蒙古國煤炭賦存條件好,目前在產煤礦井99%是露天開采,品質較好的冶金煤和焦煤儲量豐富。由于經濟和技術水平的制約,絕大部分資源待開發。下圖示意蒙古國煤炭資源分布圖。蒙古國正在成為我國重要的資源供給國,在我國能源多元化的趨勢下,礦產資源開發是中蒙經貿合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
(1)簡述蒙古國煤炭資源的分布特征。
(2)分析蒙古國煤炭資源開發的優越條件。
(3)中國在蒙古國投資發展煤炭企業面臨哪些問題?
(4)蒙古國政府若加大力度開發本國的礦產資源會產生哪些不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我國39°N附近某區域。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圖示區域土壤鹽漬化最嚴重的地區是( )
A. 甲B. 乙
C. 丙D. 丁
【2】限制丙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是( )
A. 光照B. 水分
C. 坡度D. 溫度
【3】如果乙地區大規模引水灌溉進行農業開發,將會導致( )
A. 甲地區植被退化B. 乙地區沙化
C. 丙地區荒漠化D. 丁地區植被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