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區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A.區域都是天然形成的B.區域之間特征相對一致
C.區域劃分有多種指標D.區域內特征完全一致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要想動態顯示北極冰川面積近30年的變化狀況,并預測其變化趨勢,需要應用的技術手段為:
A. 地理信息系統B. 全球定位系統
C. 遙感技術D. 數字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二十四節氣是中國歷法的獨特創造,幾千年來對我國農牧業的發展起了很大推動作用。下圖為二十四節氣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農事活動中的諺語與“驚蟄”,這一節氣相吻合的是( )
A.春雷響,農夫閑轉忙
B.麥熟一晌,虎口奪糧
C.東風不倒,雨下不小
D.有霜有霜,晚稻受傷
(2)有關濟南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寒露較清明的夜更短
B.小寒較大寒日出時刻早
C.立春與立冬的正午太陽高度相同
D.夏半年與冬半年時間長度一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一 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全國流動人口達2.21億人,下圖為我國1982—2010年流動人口數量統計圖。
材料二 下表為八大經濟板塊吸收的流動人口占全國流動人口比重(單位:%)。
(1)據材料一,分析我國流動人口的特點。
(2)據材料二可知,我國吸收流動人口最多的地區是________,人口大量涌入給該地區帶來哪些影響?
(3)從2005年到2010年,我國中西部地區吸收的流動人口不斷________,原因主要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實線為地形等高線,虛線為潛水面等高線,等高距均為5米,甲處為一口水井,右側標注圖為河流MN剖面的等流速線分布圖。讀后回答下列問題。
【1】甲處水井的水面離地面的距離可能為
A. 0米 B. 2.5米 C. 7.5米 D. 11.5米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河流自西北流向東南 B. 水面流速從岸邊向最大水深方向遞減
C. 此時河水補給潛水 D. 西南岸流水速度大于東北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海冰含鹽量接近淡水,適當處理后可作為淡水資源。遼東灣(下圖)是我國水溫最低、冰情最重、海冰資源分布最多的海區,但目前仍未大規模開發。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遼東灣海面冬季易結冰的主要原因有( )
①緯度較高,獲得光熱少②多河流注入,海水鹽度低③海灣較封閉,水體流動性差④受寒流影響,降溫明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海灣封凍會導致( )
A.上空空氣濕度增加
B.區域內降雪量增加
C.冰面風力顯著減弱
D.冰下海水鹽度升高
(3)目前,世界范圍內通過海冰大規模制取淡水成本較高的原因可能是( )
A.海水結冰時間短
B.海冰資源較少
C.開采海冰難度大
D.海水污染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老齡化指數”是指同一人口總體中,老年人口數(65歲及以上)與少兒人口數(0~14歲)的相對比值。指數越高說明老齡化程度越深。讀“2015~2030年我國人口老齡化指數預測表”,回答下列各題。
【1】有關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鄉人口老齡化指數增高與城市化引起的人口遷移有關
B. 鄉人口老齡化加快,促進了鄉新一輪生育高峰
C. 2015至2030年,人口老齡化平均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鄉、鎮、市
D. 老齡化程度提高,加大了教育負擔
【2】應對鄉人口老齡化的主要措施有 ( )
A. 鼓勵生育,提高青少年人群比例 B. 建立健全養老保障體系
C. 限制青壯年勞動力向城市遷移 D. 加快鄉村城鎮化建設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胡楊是荒漠地區特有的樹種,它耐寒、耐旱、耐鹽堿、抗風沙。胡楊的細胞透水性較一般植物強,從主根、側根、軀干、樹皮到葉片都能吸收很多的鹽分,并能通過莖葉的泌腺排泄鹽分。“千年不枯,萬年不倒”是人們對它的贊美。上世紀后期塔里木河流域人類活動增強,導致下游斷流。下圖示意塔里木河下游一側不同年代胡楊林生長狀況。
(1)據圖,從水的角度指出,胡楊林的空間分布特點。
(2)說明胡楊枯死后“千年不枯,萬年不倒”的原因。
(3)分析胡楊林對改良土壤的作用。
(4)據圖文資料說明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利用應如何合理分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地理環境深刻的影響著區域農業的發展,下列關于區域農業的說法正確的是
A.東亞地區種植水稻的主導因素是地形平坦
B.西歐發展乳畜業的主導因素是氣候全年溫和多雨
C.美國大面積種植水稻是由于美國雨熱同期
D.新疆發展綠洲農業的主導因素是綠洲區熱量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