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珠江三角洲歷史上以桑基魚塘聞名全國,并且是我國十大商品糧基地之一、三大蠶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來,農業生產結構已經發生巨大變化,甚至出現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現象。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近年來,珠江三角洲農業生產發生巨大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糧食需求量的大幅減少 B. 全球氣候變暖
C. 勞動力價格的不斷提高 D. 農業土地價格的不斷提高
【2】廣東省北部山區及粵東、粵西等地經濟發展比較緩慢,現將與珠江三角洲地區聯手,在當地劃出專用土地設立產業轉移園區。下列生產模式中,適宜當地發展的是:
A. 發展天然橡膠、花卉、水果等高產值農產品生產
B. 發展杉木—果樹—稻田—魚塘的立體農業生產
C. 發展技術密集型工業,發揮當地的人才優勢
D. 發展勞動密集型工業,發揮當地勞動力資源的優勢
【答案】
【1】 CD
【2】 BD
【解析】
【1】隨著珠三角經濟的發展,農業生產成本提高,主要表現在勞動力價格和農業土地價格方面,農業類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故CD正確;珠江三角洲人口眾多,對糧食的需求量大,故A錯;全球氣候變暖對其農業影響較小,故B錯。
【2】本題考查我國的區域發展。注意廣東省的北部和粵東、粵西多為山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故依據因地制宜原則適宜發展立體農業和勞動力密集型工業,A可排除。近年來,珠三角向廣東邊遠地區轉移的主要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由于珠三角的勞動力工資水平上升,地價高,使生產成本上升,而廣東邊遠地區勞動力工資水平較低,地價低,使生產成本較低,但技術水平并不能與珠江三角洲相比,故BD正確,C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浙江在線新聞網站“西湖龍井”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正式啟動。“西湖龍井”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保護生產地域面積包括了西湖風景名勝區和西湖區周邊的168平方千米產地。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對“西湖龍井的地理標志保護生產地域面積為168平方千米產地”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西湖龍井茶的生產有一定明確的界線
B. 西湖龍井茶產地內部有一定的連續性
C. 西湖龍井茶的生產有一定優勢、特色
D. 西湖龍井茶產地與其他茶葉產區有差異性
【2】快速地估計2012年西湖春茶的產量,應采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
A. RS B. RS+GPS C. RS+GIS D. GIS+GP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中線工程南起丹江口水庫,經河南、河北至北京、天津。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實施南水北調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河流含沙量大,不利于生產和生活
B. 華北地區供水緊張,長江流域水資源富余
C. 我國工農業生產的重心北移
D. 減輕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
【2】南水北調中線通水產生的影響是( )
A. 減輕漢江下游泥沙淤積
B. 增大華北地區江河的泄洪壓力
C. 從根本上解決北京用水緊張問題
D. 為沿線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產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0分)旅游地理
某學習小組在探討“老工業區如何轉型”的活動中,發現德國魯爾區在轉型過程中,利用原有的生產設備等工業遺產資源,開發了能夠吸引人們了解工業文明和工業化歷史,具有獨特觀光、休閑等功能的工業遺產旅游產品。
說出老工業區的工業遺產資源,并設計老工業區工業遺產旅游項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二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時,各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經濟的發展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制約西部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原因是
A. 資金、技術、人才匱乏 B. 基礎設施落后
C. 自然資源不足 D. 水土流失嚴重
【2】我國政府推動西部經濟發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 給予西部大量的財政補貼 B. 保護西部的工業產品不受外部產品的競爭
C. 增加對西部基礎設施的投資 D. 發揮地區優勢,積極引進人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于人類來說,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環境資源。 亞馬孫熱帶雨林是地球上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比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但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巴西政府對亞馬孫地區大規模開發計劃的實施,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回答以下各題。
【1】熱帶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區位于
A. 東南亞地區、非洲、南美洲 B. 南亞、南美洲、歐洲
C. 北美洲、非洲、南美洲 D. 南亞、非洲、南美洲
【2】有關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光合作用強烈、生物循環弱、生物生長迅速
B. 土壤是雨林生態系統中養分儲量最多的部分
C. 大氣層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氣通過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來,同時又向大氣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D. 熱帶雨林具有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07月22日07時45分在甘肅省定西市岷縣、漳縣交界(北緯34.5度,東經104.2度)發生6.6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政府相關部門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動。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人們在第一時間迅速掌握整個地震災區建筑破壞情況,所利用的技術手段主要是( )
A. 地理信息系統 B. 全球定位系統
C. 遙感技術 D. “數字地球”系統
【2】上題中地理信息技術的關鍵裝置是( )
A. 傳感器 B. 衛星系統 C. 地面裝置 D. 信號發射設備
【3】在對震區被困災民開展營救行動的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術主要是( )
①地理信息系統(GIS) ②全球定位系統(GPS)
③遙感技術(RS) ④“數字地球”技術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GPS汽車導航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用GPS導航的出租車要安裝導航儀
②司機把目的地名稱輸入導航儀,屏幕上立刻呈現一幅彩色地圖,標出最佳行車路線
③在十字路口,GPS導航儀會根據預定行駛路線用語音提醒“向左轉”或“向右轉”
④到達目的地時,電子地圖會以文字或語音提示到達目的地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當副熱帶高氣壓帶被亞歐大陸的氣壓中心切斷時,回答下列問題。
【1】日本東京港及印度孟買港的風向分別為( )
A. 西南風;東南風 B. 西北風;東北風
C. 西南風;東北風 D. 東南風;西南風
【2】下列古詩中,描述我國該季節氣候特征的是( )
A.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B. 仲夏哭夜短,開軒納微涼
C.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D.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