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亞洲季風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根據風向確定此時最可能是在
A. 1月份前后
B. 4月份前后
C. 7月份前后
D. 11月份前后
【2】東亞季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緯度位置
B.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C. 地表形態
D. 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答案】
【1】C
【2】B
【解析】
東亞盛行東南季風,南亞盛行西南季風,北半球是夏季,最可能是在7月份前后。東亞季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夏季陸地增溫快,氣壓低,海洋增溫慢,氣壓高,風由海洋吹向陸地,形成東南季風。
【1】根據風向,此時,東亞盛行東南季風,南亞盛行西南季風,北半球是夏季,最可能是在7月份前后,C對。1月份前后北半球是冬季,盛行偏北風,A錯。4月份前后、11月份前后季風風向不明顯,B、D錯。
【2】東亞季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夏季陸地增溫快,氣壓低,海洋增溫慢,氣壓高,風由海洋吹向陸地,形成東南季風。冬季相反,B對。緯度位置、地表形態沒有季節變化,不是季風成因,A、C錯。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不是東亞季風成因,D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01—2006年廈門市人口變化抽樣
材料二:福建省各地級市到廈門、福州的大致距離
(1)根據材料一繪制出廈門市2001—2006年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折線圖__________。
(2)2006年廈門人口自然增長率為_____%,人口再生產類型(增長模式)屬于________型。
(3)從常住人口的規模來看,廈門的城市等級為____城市。
(4)利用材料二所提供的福建省各地級市到廈門、福州二地的大致距離,請你推斷廈門作為海峽兩岸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的服務范圍(寫出地級市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簡要說出這些城市與廈門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如圖為“人類活動與水循環關系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a、b、c、d對應的水循環環節分別是 ( )
A. 蒸發、地下徑流、下滲、地表徑流B. 地表徑流、蒸發、下滲、地下徑流
C. 蒸發、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D. 地表徑流、蒸發、地下徑流、下滲
【2】影響水循環的人類活動中符合可持續發展觀的是 ( )
A. 提高入海污水量的比例B. 增加農業灌溉用水
C. 加大地下水開采力度D. 加強水資源循環再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讀“江西省南部某小流域水循環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對該地區河流水文狀況影響最小的因素是
A. 土地開發利用狀況及規模 B. 氣溫日變化及其年變化
C. 土壤類型及地形坡度 D. 降水量大小及降水強度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影響地表徑流的主導因素是地形地勢、人類活動
B. 影響水汽蒸發的主導因素是洋流性質、海陸位置
C. 影響水汽輸送的主導因素是大氣環流、太陽輻射
D. 影響大氣降水的主導因素是海陸位置、緯度高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地方的降水量和它的蒸發量(在一定氣象條件下,水分供應不受限制時,某一固定下墊面的最大可能蒸發量)的差值,稱為水分盈虧量。左圖示意我國東北地區多年平均水分盈虧量的空間分布,右圖示意的甲、乙、丙三地水分盈虧量的月份分配。
(1)圖示地區水分盈虧量5月最低,7~8月最高,分析其原因。
(2)簡述甲地礦產開發對當地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國家創新指數是通過評估制度和政策、基礎設施、商業和市場的成熟度以及人力技能來衡量一個經濟體廣泛的經濟創新能力。讀“世界部分國家創新指數與人均GDP”圖。
回答下列各題。
【1】國家創新指數高于冰島而人均GDP低于冰島的是( )
A. 瑞士 B. 加拿大
C. 巴西 D. 以色列
【2】圖中A、B、C、D代表的國家分別為( )
A. 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印度
B. 澳大利亞、美國、印度、中國
C. 美國、中國、澳大利亞、印度
D. 澳大利亞、印度、美國、中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四個區域土地利用轉換圖表,回答下面小題。
【1】據圖判斷甲、乙、丙、丁對應地區排序正確的是
A. 東北—西北—長三角—華北 B. 華北—東北—長三角—西北
C. 東北—華北—西北—長三角 D. 長三角—華北—東北—西北
【2】與甲地區旱田改水田的原因最不相關的是
A. 氣候變暖 B. 農田水利設施的完善
C. 市場擴大 D. 勞動力豐富
【3】引起丁地土地利用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農民工返鄉建設新農村 B. 城市化、工業化水平高
C. 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實施 D. 國家的政策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讀“某大洲自然帶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關于圖中自然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a自然帶是狹長分布的熱帶草原帶
B.c自然帶是以針葉林為主
C.d自然帶是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D.e自然帶是以亞熱帶常綠植被為主
【2】有關g自然帶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g自然帶反映了非地帶性地域分異現象
B.g自然帶的南北延伸與沿岸的暖流有關
C.g自然帶的形成與當地的地形有關
D.g自然帶的降水主要是由東南信風登陸帶來的對流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的資源跨地區調配示意圖”,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1】箭頭①和③的運輸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 高壓輸電 B. 管道運輸
C. 水陸聯運 D. 利用地勢的自然落差自行輸送
【2】②工程對于我國能源開發與利用的意義是( )
A. 緩解我國由于能源消費以石油為主所帶來的環境壓力
B. 改變我國的能源結構,以氣代煤
C. 為提高我國能源供應安全性發揮重要作用
D. 徹底解決沿線地區及長江三角洲能源供應緊張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