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某區域1月等溫線分布圖(單位:℃),回答下列問題。
(1)說明圖中P處氣溫比同緯度的兩側地區高的原因。
(2)簡述P城氣候特點。
(3)試分析氣候對該區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
【答案】(1)①P處位于寧夏平原,地勢較兩側低;【平原/河谷/地勢低,寫出這三點中的一條即可】
②西面的山脈對冷空氣起到一定的阻擋作用。【山脈/山地/地形 等阻擋 冷空氣/冬季風/寒潮】
(2)①冬季寒冷,夏季溫熱;【冬冷夏熱】
②氣溫年較差大,日較差大;【只要1條對即可得分。】
③降水量小/稀少;【只要1條對即可得分。】
④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勻/降水量的季節變化大。【只要1條對即可得分。】
(3)①溫帶大陸性氣候,白天光照強;【光照強/充足,即可】
②熱量滿足一年一熟,熱量充足;【要么按照答案寫,要么寫“夏季熱量充足”。】
③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有機質的積累。【晝夜溫差大,即可】
【解析】
本題以我國西北地區為背景考查區域氣候特征及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難度不大,基礎性知識考查,要求學生基礎知識扎實,緊扣著區域認知和綜合思維等地理核心素養。
(1)從圖中可看出P處西側有山脈,對冬季西北冷空氣有阻擋作用。P處又位于黃河沿岸的平原,地勢較低,氣溫高。
(2)氣候特點一般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來回答,氣溫從氣溫的高低、氣溫年較差的大小來描述,降水從降水的多少及降水的季節變化來描述。從P城氣候資料圖中可看出,P處冬季氣溫接近-10℃,夏季氣溫接近25℃,因此冬冷夏熱且氣溫年較差大。從降水來看夏季較多但最多月降水也不超過60mm,冬季降水更少。
(3)氣候對農業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光照、熱量、降水、氣溫日較差等方面。該區域為溫帶大陸性氣候,白天光照強;熱量滿足一年一熟,熱量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有機質的積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用地開發模式。即以公交站點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鐘步行路程)為半徑建立集商業、工作、文化教育、居住等為一體的區域中心。如圖為“TOD開發模式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A,B,C城市功能區分別為( )
A. 居住區、核心商業區、辦公區
B. 居住區、辦公區、核心商業區
C. 核心商業區、辦公區、居住區
D. 辦公區、核心商業區、居住區
【2】TOD開發模式可以( )
A. 降低土地利用密度
B. 完全用步行替代公共交通
C. 降低區域人口密度
D. 減少人口“鐘擺式”流動導致的交通擁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拉丁美洲南部的氣候受什么因素影響較大,圖中A、B兩地的氣候分別是
A. 地形 地中海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
B. 盛行風 溫帶海洋性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
C. 海陸位置 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
D. 洋流 地中海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三個地區的農業資料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有關三個地區農業地域類型的判斷,正確的是( )
A. ①為季風水田農業 B. ②為商品谷物農業
C. ③為大牧場放牧業 D. 三地均為傳統農業
【2】有關三個地區農業生產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①市場適應性強,利于恢復地力 B. ②生產規模大,但單產低
C. ③專業化程度高,機械化水平低 D. ①③生產規模小,商品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沿海地區某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該山地可能位于( )
A. 北半球溫帶地區B. 北半球亞熱帶地區
C. 南半球溫帶地區D. 南半球亞熱帶地區
【2】若該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氣溫為12℃,則該山地的海拔不超過( )
A. 1000米B. 2000米
C. 3000米D. 40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高一學生繪制的“四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圖”,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③國人口自 然增長率約為( )
A. 1.5%B. 1%C. 4%D. 3%
【2】影響 ①國人口 自然增長率的主要因素有( )
①經濟發展水平較高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較低
③醫療衛生水平較低
④人們的生育意愿較低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3】緩解③國人口問題的主要途徑是( )
A. 開發勞務市場B. 鼓勵生育和適當移民
C. 控制人口增長D. 加大教育投入
【4】如上圖表示某一國家人口增長轉變的四個時期,其先后順序為( )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②C. ④②③①D. 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河流流經地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圖中能表示圖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變化的是( )
A. B.
C.
D.
【2】造成圖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出現上題所示變化的原因有( )
①上游和下游為熱帶多雨區 ②上游和下游多地形雨③中游氣候相對干旱,降水稀少,蒸發旺盛 ④中游農業灌溉用水量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圖示河流的一大水文特點是:下游有兩次洪峰,而上中游則只有一次。6~9月的雨水使上游出現洪峰,洪峰向下游緩慢移動,洪峰要在次年1月份才到下游。這樣,就使得下游在當地雨水造成的洪峰到來之前出現一次“過早”的洪峰,上游河水到達下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上建有許多水庫 ②地勢平坦,水流緩慢 ③中游地區的強烈蒸發和滲漏,洪峰流量愈向下游愈小 ④下游水量過大,中游水量不易下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經緯網圖,回答下列各題。
【1】②地的地理坐標是( )
A. (40°N,20°W) B. (40°S,20°)
C. (40°S,20°W) D. (40°N,20°E)
【2】關于圖中各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①地位于中緯度 B. ③地位于東半球
C. ④地位于⑤地的東北方 D. ①②兩點間距離等于②③兩點間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漢江中游地區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判斷漢水自P點至Q點流經地區的地形類型,并說明判斷的理由。
(2)Q點附近河床沙灘羅列(如上圖左下角圖)。試從外力作用角度解釋沙灘羅列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