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地區部分地理事物及現象示意圖,圖中Ⅰ、Ⅱ、Ⅲ、Ⅳ為該地區主要的植被自然帶,圖中左上方給出了M山對應的山地垂直自然帶帶譜。據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上圖中Ⅰ、Ⅱ、Ⅲ、Ⅳ所對應的植被自然帶分別為
A. 草原帶、森林草原帶、落葉闊葉林帶、常綠闊葉林帶
B. 森林草原帶、針葉林帶、針闊葉混交林帶、落葉闊葉林帶
C. 針葉林帶、針闊葉混交林帶、落葉闊葉林帶、常綠闊葉林帶
D. 荒漠草原帶、草原帶、森林草原帶、落葉闊葉林帶
【2】導致該地區Ⅰ→Ⅳ植被自然帶呈現由西北向東南方向遞變的主導因素為
A. 地形 B. 太陽輻射 C. 夏季風 D. 地表徑流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海域位于
A. 北半球中低緯度 B. 南半球中低緯度
C. 北半球中高緯度 D. 南半球中高緯度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①處漁場的形成與寒暖流交匯有關
B. ②處洋流的形成受東北信風的影響
C. ③處洋流對沿岸氣候起到增溫增濕作用
D. ④處洋流與另一半球同緯度海區的洋流性質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結合簡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A為 (填“高氣壓”或“低氣壓”),地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氣流呈 (填“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 (填“輻合或輻散”),在其控制下的天氣狀況是 。
(2)處于北半球的甲鋒面與乙鋒面特征差異明顯,甲鋒面是 ,乙鋒面是 (填“冷鋒”或“暖鋒”)
(3)B、C兩地中風力較大的是 地,判斷依據是 。
(4)如圖所示季節,我國杭州地區主要盛行風向為 ,氣候特點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泰州期中)讀“農民工回流地點選擇的推力、拉力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農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A. 拉力Ⅰ可能表示較好的醫療衛生條件
B. 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礎設施
C. 推力可能表示環境質量日趨惡化
D. 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
【2】農民工回流對城市產生的影響是
A. 不利于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B. 促進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C. 緩解了人口對環境的壓力 D. 出現勞動力供應緊張的狀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即出現“人口紅利”。反之,可能出現“人口負債”。撫養比是指少兒人口(0~14歲)及老年人口(65歲及以上)之和與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之比,就業比是指勞動年齡人口與總人口之比。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嬰兒潮”指的是在某一時期及特定地區,出生率較高的現象。下列年份中“嬰兒潮”較明顯的是
A. 1950~1960年 B. 1960~1970年
C. 2000~2010年 D. 2040~2050年
【2】關于圖中信息說法正確的是
A. 就業比最低的時期是由于就業機會少導致的
B. 撫養比最低的時期是由于勞動年齡人口較多導致的
C. 2015年以后撫養比逐漸升高是由于“嬰兒潮”導致的
D. 近幾年就業比逐漸下降將會導致勞動力嚴重不足
【3】2015年后“人口負債”愈發嚴重,對此我們應采取的措施有
①全面放開生育政策,增加生育率 ②漸進式延長退休年齡
③限制勞動年齡人口向國外遷移 ④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⑤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⑥建立健全城鄉養老保險制度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機械增長率是指某地某時段內遷入與遷出人口數的差值與總人口之比。下圖為2006—2014年我國東部某省(區、市)人口增長率變動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示時期該省(區、市)人口總數
A. 持續上升 B. 持續下降 C. 先減后增 D. 先增后減
【2】推斷圖示時期該省(區、市)人口機械增長率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城鎮房價增長快 B. 產業升級和轉移
C. 經濟水平持續下降 D. 自然災害頻繁發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2017年春運首日十大人口流出(入)城市統計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有關春運首日人口流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人口流動的方向主要是農村到城市
B. 十大流入城市都位于我國東部地區
C. 十大流出城市大多在沿海發達地區
D. 流出和流入地區分布基本是一致的
【2】現階段影響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政治因素 B. 經濟因素 C. 社會因素 D. 環境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1年1月4日,英國《晚報》發表文章,稱中國的治理沙漠化運動取得歷史突破。截止到2010年的5年間,中國的沙漠面積每年減少1 717平方公里,估計中國有53萬平方公里沙漠土地可以得以恢復。
材料二
(1)A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主體位于__________(省區),從自然區來看,該山脈以東是__________,以西是__________。
(2)B地區是內蒙古的科爾沁地區,試分析荒漠化的分布特點及形成原因。
(3)C地區荒漠化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4)針對該區域的荒漠化問題,應采取哪些措施進行治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