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某機構所做的“中國七年后部分行業就業人數增長情況統計”。回答
為緩解嚴峻的就業形勢,今后我國擴大就業的主要出路在于
A.完善就業服務體系,保障勞動者的勞動權
B.調整產業結構,優先發展服裝、紡織業
C.堅持科教興國,發展高科技產業和“兩高一優”的農業
D.根據我國國情,加快扶植發展第三產業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是“2001年~2003年我國華北某大城市二氧化氮、懸浮顆粒物和二氧化硫三種主要大氣污染物的平均各月污染指數變化情況示意圖”(大氣污染物的濃度越高,污染指數越大),讀圖回答13~14題。
![]() |
13.該城市為降低城區污染物①的濃度,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增加綠地面積 B.推廣集中供暖 C.改善交通條件 D.控制汽車數量
14.對流層中出現的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現象,稱為逆溫。當逆溫出現時,大氣穩定,對流減弱,空氣中的污染物就得不到及時擴散。下圖是該城市四日氣溫垂直分布狀況圖,近地面空氣污染最嚴重的是( )
A.T1日 B.T2日 C.T3日 DT4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琿春一中2009-2010學年下學期高二地理期中測試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2001年3月6日我國部分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圖。讀圖回答:
各城市空氣質量狀況相比較,正確的是
A.太原優于天津,天津優于蘭州 B.重慶優于鄭州,鄭州優于上海
C.哈爾濱優于昆明,昆明優于珠海 D.昆明優于珠海,珠海優于蘭州
按“城市—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源”排列,與圖示情況相符的有
A.上海—可吸入顆粒物—燃煤取暖 B.太原—可吸入顆粒物—揚塵及燃煤取暖
C.珠海—可吸入顆粒物—沙塵暴 D.重慶—SO2—燃燒天然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是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某機構所做的“中國七年后部分行業就業人數增長情況統計”。回答
圖中體現出在2001年前后,下列行業部門中就業人數最多的是
A.服務業 B.紡織業
C.服裝業 D.精密儀器制造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是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某機構所做的“中國七年后部分行業就業人數增長情況統計”。回答
七年以來,紡織業、服裝業就業人數增長幅度較大的主要原因是
A.現代科技影響越來越大,產品不斷創新
B.信息技術和通信網絡的發展,對外聯系日益便利
C.市場環境變化,對紡織、服裝產品的需求增加
D.所用原料的范圍越來越廣,羊毛、棉花等農牧產品連年豐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