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⑥或⑦ | B. | ②或⑥ | C. | ④或⑧ | D. | ③或④ |
分析 此圖為風向受力示意圖.對于風向而言,一般分為高空的風與近地面的風兩種.高空風的形成主要是受到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最終風向與等壓線平行;近地面的風,會同時收到三個力的影響,一是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且從高壓指向低壓;二是地轉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三是摩擦力.這三者綜合起來進行力的合成,就形成了近地面的風,最終與等壓線斜交.故根據此過程判讀出風向即可.
解答 解:PM>PN,則大氣的水平氣壓梯度力為M線指向N線,并與MN線垂直;此圖若為高空等壓面,故最終形成的風向與等壓線是平行的,南半球的地轉偏向力向左偏,形成的風向故為③線;若為近地面形成的風向與等壓線斜交,南半球的地轉偏向力向左偏,故為④線.綜合得知,O點風向可能為③或④.
故選:D.
點評 理解高空風和近地面風向的差異及基本的風向的判斷,屬于基礎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大壩上游河道變寬,通航條件改善 | B. | 大壩下游水位升高,淹沒水中沙洲 | ||
C. | 河流支流數量增加,流域面積增大 | D. | 流量季節變化增大,兩岸植被減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氣壓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 B. | 乙氣壓帶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 ||
C. | 乙氣壓帶大致在66°34′S | D. | 乙氣壓帶大致平均分布在赤道兩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 | B. | ②③ | C. | ①④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沿岸暖流經過和迎風坡對氣流的抬升 | |
B. | 背風坡氣流下沉現象顯著 | |
C. | 西南信風影響 | |
D. | 沿岸臺風活動頻繁、降水較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