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殖指數是指一地區耕地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比例,它是衡量一個地區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標,通常以百分數表示。表1為世界及各地區耕地墾殖指數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積變化表。據表,回答下面試題。
亞洲的墾殖指數較高,可能的原因是
A.地形多種多樣,以平原為主
B.季風氣候顯著,氣象災害較少
C.地域遼闊,礦產資源豐富
D.農墾歷史悠久,人口數量最多
2000年與1950年相比
A.歐洲因人口增長較快,所以人均耕地面積減少
B.大洋洲因人口負增長,所以人均耕地面積增加
C.北美洲墾殖指數的增長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非洲因機械化水平高,導致墾殖指數上升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選修3旅游地理)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彰顯個性、時尚的“自駕”旅游,近幾年來在長三角地區日益盛行。某年杭州國內游客統計。
來源 | 人數(萬) | 比例(%) | 平均逗留天數(天) |
上海 | 45 | 45 | 2 |
江、浙兩省 | 25 | 25 | 3 |
華東其他省份 | 20 | 20 | 3 |
其余省份 | 10 | 10 | 4 |
總計 | 100 | 100 | 2.65 |
材料二: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環山,東面瀕臨市區。在以西湖為中心的60平方千米的園林風景區內,分布著主要風景名勝40多處,重點文物古跡30多處。1982年曲湖被確定為國家風號名勝區,1985年被評為“伸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圖17是“以杭州為中心300千米范圍示意圖”。
(1)“自駕游”在我國長三角地區迅速興起的原因是。
A.經濟收入的差別不斷增大 B.旅游業中介服務機構日漸衰落
C.交通發展及休閑時間增多 D.新的旅游景點不斷增多
(2)分析資料可知,杭州旅游業的主要客源地是 。請列舉出2個分布在以杭州為中心300千米范圍內的“世界遺產”。
(3)西湖是杭州最為著名的旅游區(景點),該景區具有很大的旅游價值,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某地區工業區位圖”,圖中城市常年盛行西南風,讀圖回答問題。(12分 )
(1)比較圖中工業區位是否合理:
②食品廠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
③自來水廠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
④鋼鐵廠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
(2)若從A處修鐵路到B處,選A—C—B線.A—D—B線中的哪一條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最好?為什么?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4各坐標分別表示氣候、地形、河流三種區位因素,箭頭指示方向表示區位條件越來越好。讀圖4完成下面試題。
若僅考慮三種因素,區位條件評價正確的說法是
A.B最優
B.H最優
C.F最差
D.D最差
若用此圖分析,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此圖表示聚落區位因素,則B地聚落最有可能呈帶狀分布
B.若此圖表示農業區位因素,則A地需要解決灌溉水源
C.若此圖表示工業區位因素,則E地水運條件最好
D.若此圖表示人口區位因素,則G地人口不可能分布在河谷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某近百萬人口規模的城市總體規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各組團之間安排有農田和綠地,其主要優點是什么?
(2)規劃在B組團安排物流中心(圖例 處),其優點是什么?
(3)C、E兩個組團均為新區,若在其中規劃一個規模比較大的電子信息高新技術園區,請任選一個區域對比分析其有利和不利的條件。
(4)水廠2和3(圖例水2、水3處)、污水處理廠2(圖例污2處)均為新規劃項目,其中哪些是不合理的?理由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右圖是我國東部某山地地形剖面圖及自然帶垂直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試題。
該山地位于
A.華南熱帶濕潤地區
B.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
C.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
D.東北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
決定該山山麓自然帶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A.海陸位置
B.緯度位置
C.山脈走向
D.山體坡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世紀90年代以來,湄公河流域的共同開發和經濟合作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新熱點,據此回答下面試題。
湄公河在中國境內被稱為
A.瀾滄江 B.怒江 C.紅水河 D.雅魯藏布江
為發展湄公河流域的經濟而新建的“泛亞鐵路”的起訖是
A.西寧,河內 B.昆明,新加坡 C.昆明,曼谷 D.拉薩,胡志明市
對開發湄公河流域的作用敘述正確的是
①推動我國的西部大開發
②帶動新疆和中亞地區的發展
③促進該流域的旅游業發展
④加強中國——東盟的經濟合作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有人提出赴西藏旅游宜采用“漸進—階梯式”模式,其目的是為了
A.抵制惡劣的氣候環境 B.適應海拔高度的變化
C.適應當地的交通條件 D.躲避山洪暴發等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