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氣候是控制某一植被類型形成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我國西北地區黑河上游野牛溝流域高海拔地區發育有典型的高寒草甸植被。下圖示意野牛溝流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月初地上生物量狀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流域在圖示海拔范圍內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隨海拔升高變化的總體趨勢是( )
A.—直減少B.—直增加C.先減后增D.先增后減
【2】與3300米處比較,影響3180米處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B.氣溫C.降水D.風力
【答案】
【1】D
【2】C
【解析】
【1】根據圖例,已知網格狀柱狀圖代表海拔3180米生物量,陰影柱狀圖代表海拔3300米生物量,空白柱狀圖代表3400米生物量。根據示意圖,可以判斷3180m的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較3300m少,而3300m的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較3400m的多,因此該流域在圖示海拔范圍內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隨海拔升高變化的總體趨勢是先增后減。故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2】影響山體垂直分異規律的主要因素是水熱條件。據圖可知,3180米比3300米處生物量少,說明3180米水熱條件比3300米處差。根據氣溫的垂直分布規律,3180米比3300米海拔低,氣溫高,熱量條件好,生物量應較大,但是與實際情況不符合,說明B錯誤;由此推斷3180米生物量少的原因極可能是降水量較小,水分條件差所致,故C正確。光照條件和風力對地上生物量影響不大,故A、D錯誤。本題正確答案為C。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揚子江城市群涵蓋南京、蘇州、揚州等八大沿江城市。該區發展基礎好,是江蘇省綜合競爭力最強的地區。下圖為“揚子江城市群分布圖”。
讀圖完成下面各題。
【1】現階段揚子江城市群( )
A.總體處于城鎮化成熟階段B.總體處于城鎮化緩慢發展階段
C.城鎮化水平總體較低D.城鎮化發展速度較快
【2】促使揚子江城市群成為江蘇省綜合競爭力最強的地區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長模式B.城鎮化速度慢C.經濟發展水平D.城鎮功能分區
【3】圖示地區城鎮化的發展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有( )
①溫室氣體排放多,出現“熱島”現象 ②改變局部大氣環流,使降水減少
③城市建筑物面積擴大,增加了生物多樣性 ④城市建設使地面徑流匯集速度加快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城市制造業企業數量及其空間分布變化圖”。讀圖回答下面兩題。
【1】該城市06km的中心城區企業數量(雙選)( )
A.1985—2004年增多B.1985—2004年減少
C.2004—2013年增多D.2004—2013年減少
【2】2004年之后,該城市已進入(雙選)( )
A.工業化初期階段B.工業化中期階段
C.郊區化階段D.逆城市化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
2020年,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來了!目前,中國還沒有真正的“國家公園”,只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前者強調的是游覽,后者強調的是保護,建立國家公園可實現保護和游覽雙重目標。中國現在有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其中三江源是我國第一個得到批復的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三江源包括青海可可西里和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12.31萬平方公里,是目前試點中面積最大,也是被點名在2020下半年一定要成立的國家公園。在三江源國家公園內,有冰川、雪山、濕地、森林等自然資源、是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白鹿、雪豹等集中棲息地,亞洲眾多河流發源于此,有世界第三極“高寒生物種質資源庫”和“亞洲水塔”之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巨型國家公園。下圖為三江源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護區分布圖。
分析國家公園的旅游價值,推測三江源國家公園開放后帶來的有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為吉林西部濕地分區圖, 濕地面積季節變化率反映了濕地年內的穩定程度。
讀圖表完成問題。
分區 | Ⅰ區 | Ⅱ區 | Ⅲ區 | Ⅳ區 |
濕地水資源補給類型 | 降雨 | 季節性河水、降雨 | 河水、降雨 | 地下水、降雨 |
濕地面積季節變化率(%) | >30 | 20—30 | 10—20 | <10 |
【1】想要準確及時地了解濕地面積的變化狀況,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①遙感 ②地理信息系統 ③全球定位系統 ④數字地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②
【2】影響濕地面積季節變化率的主要因素是( )
A.冬季積雪量多少B.夏季風的強弱
C.地勢高低差異D.植被覆蓋度高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富碳農業”指在人工密閉環境中,利用光、氣、溫、水、肥、種等最佳條件組合,創造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環境,將二氧化碳作為氣肥大量地使用,生產出豐富的糧食作物供給人類生活。下圖為“‘富碳農業’產業鏈示意圖”。
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1】“富碳農業”生產特點( )
①精耕細作 ②集約化程度低 ③商品率高 ④對自然條件依賴較小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2】發展“富碳農業”,能夠( )
A. 減少農藥使用量,保證土壤肥力B. 實現工廠化生產,加劇耕地緊張局面
C. 消耗二氧化碳,緩解碳排放壓力D. 增加農產品供給,解決糧食短缺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安徽省潁上縣在煤礦治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讀該縣某煤礦生產流程圖(圖甲),下列對其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綜合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
B. 充分利用廢棄物
C. 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環境
D. E為建材工業,F為電力工業
【2】圖乙是該煤礦塌陷區所采取的“深挖高筑”治理方式示意圖,這種治理方式可以( )
A. 抬高水位,緩解雨季洪澇 B. 浪費水資源
C. 提高樹木的存活率 D. 浪費土地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兩區域圖。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兩區域( )
A.地形平坦,種植相同的農作物B.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積作用為主
C.河流以雨水補給為主,流量穩定D.地處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2】兩區域氣候( )
A.均為熱帶氣候類型B.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
C.以冬雨型氣候為主D.與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1991—1996年,我國某研究機構在內蒙古科爾沁地區進行了放牧試驗,試驗分為3個放牧強度,即重牧(6只羊/公頃)、中牧(4只羊/公頃)、輕牧(2只羊/公頃),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強度對草原植被的影響。下圖為不同放牧強度下物種豐富程度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物種豐富程度( )
A.重牧區持續減少B.輕牧區始終最豐富
C.隨放牧強度增加而減少D.各放牧強度均先增加后減少
【2】該地畜牧業的發展應該( )
A.保持盡可能少的載畜量B.劃區輪牧,圍欄放牧
C.以牦牛作為優勢畜種D.沿主要交通線布局牧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