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山脈主要是由
[ ]
A.美洲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形成的
B.美洲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形成的
C.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形成的
D.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形成的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安第斯山脈西坡不同地帶垂直景觀略圖,回答14~15題。
14.甲、乙、丙、丁自然景觀體現的地域分異規律是( )
A.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B.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C.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D.非地帶性分異規律
15.圖中乙自然帶延伸至5°S的主要因素是 ( )
A.緯度位置 B.大氣環流
C.海陸分布 D.洋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新課標高三配套月考(三)地理試卷(B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讀安第斯山脈西坡不同地帶垂直景觀略圖,回答問題。
【小題1】甲、乙、丙、丁自然景觀體現的地域分異規律是( )
A.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
B.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
C.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
D.非地帶性分異規律 |
A.緯度位置 | B.大氣環流 |
C.海陸分布 | D.洋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河北棗強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讀南美洲地形圖及南美洲南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化過程示意圖, 回答下列問題。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5屆河北棗強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南美洲地形圖及南美洲南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化過程示意圖, 回答下列問題。
|
|
(1)圖中①河流域為陸地 (填自然帶名稱)的最大分布區。①河上游的植被破壞,將對下游造成的環境問題有 。圖中甲河段(僅考慮地球自轉) (填東、西)岸沉積明顯。
(2)圖中②、③、④三地都位于沿海,但自然帶有明顯的差異,這種分異現象
體現了 規律,其形成的原因是以 為基礎。
(3)圖中Ⅲ時期隆起的安第斯山脈,是由 板塊和 板塊相 (填擠壓、張裂)形成的。該區域從Ⅰ至Ⅲ時期的地理環境演變過程體現了地理環境具有 性特征。
(4)實地考察發現圖15中Ⅲ時期山脈西坡雪線比東坡低,試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