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某地多年月平均氣溫和月平均降水量數據表,完成下列各題。
【1】表中數據反映了該地水資源
A. 人均占有量大 B. 氣候干旱少雨
C. 空間分布不均 D. 季節分配不均
【2】為改善該地水資源短缺的現狀,應當
A. 利用晴天多發展太陽能發電
B. 建造大型人工湖以增加降水
C. 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和畜牧業
D. 大量地開采地下水加強灌溉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歷來有“易代修史”的傳統。一個朝代滅亡后,后繼的朝代為了總結歷史、借鑒往事、吸取經驗教訓,都要給上一個朝代編纂歷史。這個優良傳統一直延續了下來。這個優良傳統有利于中華文化
A.傳承文明,開拓創新
B.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C.薪火相傳,一脈相承
D.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精細農業也叫精準農業,它不屬于傳統農業的“精耕細作”,而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根據作物生長、土壤肥力、水肥供應的狀況和環境、氣候等影響因素的時空變異。定位、定時、定量地進行農田作業和優化管理。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精準農業”和傳統農業的“精耕細作”分別反映的主要農業投入要素是
A.科技 勞動力 B.科技 土地 C.化肥 勞動力 D.化肥 有機肥
【2】制約我國“精準農業”推廣使用的因素最主要是
A.農業生產規模普遍較小 B.投資回報率低 C.勞動力素質低 D.科學技術不發達
【3】精準農業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術不包括
A.RS B.GIS C.GPS D.數字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多選題)古人稱自己常用謙辭,稱對方則常用敬辭。下列語句中使用了敬辭的選項是( )
A.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B.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C.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于薛乎
D.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為之
E.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古代園林建筑的獨特之處,在于把哲學觀念與歷史文脈融入磚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為文化傳承的視覺象征。例如,為世人稱道的蘇州園林,“雖為人作,宛自天成”,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這印證了
①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園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質載體
③文化的傳承依賴于傳統建筑的保護
④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自20世紀50年代至今,全球范圍內已完成了三次大型的產業轉移,平均20年就完成一次大型的產業轉移,目前正在啟動第四次產業轉移。前兩次產業轉移是國際產業中心之間的轉移,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則參與了第三次產業轉移和正在發生的第四次產業轉移。
材料二:下圖為“世界工業三次轉移示意圖”
(1)全球第三輪產業轉移、使中國成為“世界工廠”。運用所學知識簡述其原因。
(2)簡述產業大量轉出對當地產業結構和就業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