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
珠江三角洲的勞動人民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將甘蔗、果樹、桑蠶、魚的生產與養殖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了一種新穎獨特的生態農業模式——桑基魚塘模式。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進步,“桑基魚塘”這種農業布局也得到了完善和發展。現在一些地區的人們改變了蠶沙直接下魚塘的老辦法,而是將蠶沙、人畜糞便、秸稈、雜草、樹葉等投入沼氣池內發酵,制成沼氣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氣渣喂魚。這樣,就把傳統的“桑-蠶-魚”農業結構,變成“桑-蠶-氣-魚”的新型農業結構。
(1)按生產對象分類,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魚塘”農業屬于________農業;按投入多少分類,屬于________農業。
(2)“桑基魚塘”作為一種文化,它是一種與人類的________和________活動相關的文化內容和物質形式,即________文化。
(3)請簡述將“桑-蠶-魚”農業結構發展成“桑-蠶-氣-魚”新型農業結構的優越性。
(4)“桑基魚塘”是一種順應了自然規律的文化景觀,請說明它是怎樣與自然規律相協調的。
答案:(1)混合 密集 (2)生活 生產 物質(3)可以解決農村生活燃料不足的問題;凈化環境;對保護植被、減少水土流失等都具有積極作用。 (4)首先,“桑基魚塘”既充分利用了當地的自然資源,使當地光、熱、水、地形等資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時又大力發展了農業經濟;其次,“桑基魚塘”農業不但沒有破壞當地的環境,而且還為保護當地的環境,發展當地的經濟探索出了新路子。 思路與技巧:案例探析的關鍵在于首先仔細的閱讀案例的材料,包括文字和圖表等材料,抓住其核心內容,然后結合所學原理、知識進行解析。本題的“桑基魚塘模式”就是利用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的原理,進行生產布局,抓住這一核心內容,然后去探討后面的內容就容易了。 |
本題綜合性較強,關鍵是考查我們進行案例分析的能力。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
世界人口大國(人口過億)資源環境要素表征指標的結構對比(占世界總量比重%)
可耕地面積 | 水資源總量 | 礦產資源 | 能源礦產 | 森林面積 | CO2排放 | |
中國 | 15.3 | 11.6 | 17.0 | 13.9 | 4.9 | 25.0 |
十國均值 | 16.8 | 21.4 | 17.5 | 7.3 | 10.1 | 17.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