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新加坡地處熱帶,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經濟發(fā)達,但是淡水資源嚴重不足.
解答 解:(1)該地位于北緯1°附近,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高溫多雨.缺水從兩方面分析,一是來水少(包括存水能力不足),二需水量大.該地國國土面積小,降水雖多但存水能力不足,城市國家人口密度大,經濟發(fā)達,生活、生產對淡水需求量大.
(2)水壩起阻擋調節(jié)作用,沒有水壩時該區(qū)域水與海水交換頻繁,鹽度較大,建壩后海水不能流入,河水匯入會使水中鹽度降低,閘門調控下海水不能進入,區(qū)域內水逐漸流出,逐漸變成淡水.
(3)解決淡水資源短缺的辦法有開源和節(jié)流二方面,開源主要有從外來和從內來,從外來主要是從別國進口(馬來西亞面積較大,高溫多雨,有較多淡水.兩國之間的海峽狹窄,輸送淡水成本低),內來可以以利用沿海優(yōu)勢海水淡化和重復利用;節(jié)流可以是節(jié)約用水.
故答案為:(1)氣候特征:終年高溫多雨.
主要原因:國土面積小,地勢低平,四周環(huán)海,陸地上儲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條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經濟發(fā)達,生活、生產對淡水需求量大.
(2)水壩修建以前,水偏咸.
原因:河流水流平緩.海潮(頂托作用)使河水與海水相混.
水壩修建后,水逐漸變淡(改善).
原因:攔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過閘門調控蓄水和排水,逐漸使偏咸的水換成淡水.
(3)①從鄰國(馬來西亞)購買淡水.鄰國(馬來西亞)面積較大,高溫多雨,有較多淡水.兩國之間的海峽狹窄,輸送淡水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該國經濟比較發(fā)達,四周環(huán)海.
③廢水(污水)回收利用.該國經濟發(fā)達,人口密度大,生活、生產廢水(污水)產生量大.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新加坡的氣候特征、水壩作用、水資源等問題,關鍵是結合圖示經緯度和氣候資料進行分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緩解了當?shù)鼐蜆I(yè)緊張局面 | B. | 制約了該市經濟的發(fā)展 | ||
C. | 減少了該市的被撫養(yǎng)人口 | D. | 加大了城市基礎設施的壓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990年以前 | B. | 1990-2000年之間 | C. | 2000-2004年之間 | D. | 2004年以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 | B. | 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 | ||
C. | 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 | D. | 非地帶性現(xiàn)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