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人口自然增長率最大的是非洲,最小的是歐洲。(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水稻優勢種植區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1】我國水稻優勢種植區的共同優勢區位條件是 ( )
A. 雨熱同期 B. 地形平坦 C. 植被豐富 D. 市場廣闊
【2】近三十年來,東北稻米種植界線不斷向北推移,主要原因有 ( )
①氣候變暖②科技進步③勞動力向北遷移④南水北調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與東南沿海優勢區相比,東北稻米優勢區的特點是 ( )
A. 科技水平低 B. 小農經營 C. 機械化水平高 D. 單產高、商品率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茶蘊含著中華文化,江蘇綠茶享譽海內外。左圖表示茶樹生長的適宜條件,右圖是江蘇省年平均氣溫和年降水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江蘇適宜茶樹生長的地區是
①洪澤湖周邊地區、谔苓叺貐^、垩亟貐^④沿海地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高山出好茶”,江蘇名茶也多產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
①山地易排水 ②山地日照充足 ③山地風力大 ④山地云霧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二十二)海南島西部某些地方呈現熱帶稀樹草原的自然景觀,這一現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海南島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一年分為旱、雨兩季。專家研究認為,海南島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島內其他地區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熱帶稀樹草原景觀的關鍵因素。
材料二:海南島旱季以偏東風為主。
材料三:海南島西部一些地方沉積巖透水性強,地表水易于滲漏。
(1)海南島西部的熱帶稀樹草原景觀反映了什么地域分異現象?說明判斷理由。
(2)海南島西部“旱季更顯干旱”的一個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從風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這里“旱季更顯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尼羅河河口三角洲,河道不斷改道分岔,形成放射狀的多條分支注入大海。在地中海海水的強烈沖刷下,三角洲兩側受到的侵蝕遠大于中央,形成弧形岸線。尼羅河上修建阿斯旺大壩后,原本一年一度的洪水泛濫消失了,尼羅河三角洲漸漸停止了生長。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據研究河流入海(湖)口形成的三角洲,在海浪和河水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常形成多種形狀,下列形狀三角洲受海水影響由弱到強的排序是
A. 扇形、鳥爪、尖頭、島嶼 B. 鳥爪、扇形、尖頭、島嶼
C. 島嶼、扇形、尖頭、鳥爪 D. 鳥爪、尖頭、扇形、島嶼
【2】尼羅河三角洲在阿斯旺大壩建成后發生三角洲河口位置的沙灘沉積物向遠離河口的位置移動,推測其原因
A. 河流流水搬運 B. 海水搬運 C. 海浪侵蝕 D. 河流流水沉積
【3】在阿斯旺大壩建成后,河口地區的變化是
A. 魚類資源增加 B. 航道淤積變淺 C. 海岸線向海洋延伸 D. 島嶼數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第十二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于7月7日-20日在青海、甘肅、寧夏三省(區)舉行。右圖為“部分賽段路線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車手在騎行過程中 ( )
A.第四賽段一直走下坡 B.第六賽段往北要翻越祁連山
C.第五賽段穿行于溫帶荒漠 D.可通過GIS記錄自己的行車路線
【2】比賽期間 ( )
A.恰逢第五賽段地質災害多發期
B.看到列車沿青藏線往西寧運送哈密瓜
C.①至④四地觀賞湖面日落景觀較佳的是③地
D.海心山相對湖面高差一年中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