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有關人口相關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下圖為“世界人口緯度分布圖”、"世界人口海拔分布圖”、"世界人口距海岸分布柱狀圖”。
材料二 下圖為“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圖”、“巴西人口密度分布圖”
材料三,下表資料摘自聯合國2000年發布的世界人口遷移預測報告。
(1)世界人口稠密地區分布的一般特點是_________。
(2)分析圖“世界人口緯度分布圖”,人口占世界總人口比例最小的緯度帶,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圖”中B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
(3)巴西人口集中分布于_________,巴西等南美洲的一些國家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不在低海拔而是海拔較高的地方,這主要是在因為____________。
(4)結合材料四,國際人口遷移的主要趨勢是從__________向________,遷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中低緯度的沿海平原地區 緯度高,氣候惡劣,終年酷寒 氣候干旱,沙漠廣布 東南沿海地區 因為緯度較低,海拔較高的地方氣候涼爽。 發展中國家 發達國家 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
【解析】
本題以世界人口分布圖為背景,考查世界人口分布及其原因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識,總體難度適中,重在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運用能力。
(1)讀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可知,世界人口稠密地區分布的一般特點是: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緯度、沿海的平原丘陵地區。
(2)人口占世界總人口比例最小的緯度帶主要是高緯度地帶,其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緯度高,氣候惡劣,終年酷寒,熱量不足,生活生產極不方便。讀“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圖”可知,圖中B地為撒哈拉沙漠地區,其人口稀少的原因是氣候干旱,沙漠廣布,水源極度缺乏,不利于生產生活。
(3)讀圖可知,巴西人口集中分布于東南沿海地區,巴西等南美洲的一些國家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不在低海拔而是海拔較高的地方,這主要是因為巴西等南美洲的一些國家所處的緯度較低,氣候比較濕熱,在海拔較高的地方氣候涼爽。
(4)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是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受經濟因素的影響,國際上的人口遷移主要是從經濟落后的發展中國家向經濟水平較高的發達國家遷移。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8年4月初,北京突降大雪,延續2日。之后氣溫回升,積雪初融,有網友在市區某停車場拍到了“雪饅頭”景觀(如下圖)。“雪饅頭”都位于滲水方磚(中心空洞,露出土壤)的中央。
回答問題。
【1】“饅頭”景觀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方磚吸收的大氣輻射較多
B.方磚釋放的地面輻射較多
C.土壤吸收的太陽輻射較多
D.土壤吸收的大氣輻射較少
【2】下列現象與“雪饅頭”形成原因類似的是( )
A.山區桃花盛開時晚于平原B.深秋晴天出現霜凍概率大于陰天
C.四川盆地太陽輻射總量小于青藏高原D.白天濱海地區陸地溫度高于海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綜合承載力是指城市在不產生任何破壞時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荷,是指城市的資源賦存、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對城市人口及經濟社會活動的承載能力,是資源承載力、環境承載力、經濟承載力和社會承載力的有機結合體。城市綜合承載力的高低可以用綜合承載力指數表示,其數值越大,代表相關指標的承受壓力越大。下圖示意北京市2000-2010年城市綜合承載力指數變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現象,與北京市2000-2010年城市綜合承載力指數變化所反映狀況吻合的是( )
①冬季霧霾天氣增多 ②公共交通乘用比例上升 ③綠地面積擴大 ④社會公共資源相對減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北京市城市綜合承載力指數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資源開發力度過大 B. 環境破壞程度加大
C. 經濟發展速度過快 D. 城市人口數量劇增
【3】下列做法,能降低城市綜合承載力指數的是( )
①建設衛星城,開發新區 ②建設城市立體交通網 ③推進垃圾分類回收工作 ④加快城市工業化進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海陸風包括海風和陸風,是因熱力環流而形成的,其風向在一天中有明顯變化。
材料二:圖甲、圖乙分別示意M、N兩點間兩個不同時刻的熱力環流情況(單位:百帕),M、N兩點均位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區。
(1)A、B兩點風力更大的是_________,判斷理由是_________。
(2)根據近地面風的受力分析,與等壓線垂直的力為_______,與風向相反的力為______,與風向垂直的力為_________。
(3)圖甲中的M地與N地之間吹______(海或陸)風,乙圖中的M地與N地之間吹____(海或陸)風。圖甲反映的是______(白天或夜晚)的熱力環流情況, M、N兩點中溫度更高的是_______。
(4)如果乙圖中M與N之間的風向是正東風,則高空P與Q之間的風向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世界上大多數平原區人口稠密,而圖中A平原卻人口稀少,簡析原因。
(2)B所在區域從粗放的放牧業發展成為世界性的畜產品供應基地,其農業區位因素發生了哪些變化?
(3)為了提高農作物產量,B所在國家近年加大了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指出這種做法可能對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為廣東省佛山市產業分布示意圖,圖乙為佛山市順德區家具生產專業鎮聯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圖甲
圖乙
(1)改革開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資建廠,主要考慮的區位條件有哪些?
(2)順德區家具業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確的專業鎮,分析其優點。
(3)近年來,佛山市工業出現向外地轉移的趨勢,分析其對佛山市的有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材料一 河南黃泛平原風沙區主要集中于黃河故道周邊地帶。該風沙區經過多年綜合治理,已從“春種一壺籽,秋收一瓢糧”變成了如今“沙地河道花果飄香,平川農田糧豐林茂。”
材料二 河南信陽地勢南高北低,西部和南部為桐柏山、大別山;中部是丘陵崗地,此區梯田層層,河渠縱橫,塘堰密布,水田如網;北部是平原和洼地。信陽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少數積雪特別深厚的區域之一,最大積雪達45厘米,降雪日數在20天以上。“信陽毛尖”(茶葉)享譽中國,茶樹生長喜酸怕堿,喜陰怕曬,喜暖怕寒,喜濕怕澇。
材料三 下圖為河南省黃泛平原風沙區分布圖,左圖和右圖分別為A地和信陽市的氣候資料統計圖。
(1)分析信陽積雪日數多的原因。
(2)從氣候角度分析“信陽毛尖”生產的有利區位條件。
(3)說明黃泛平原的氣候特征與該地風沙區面積廣的關聯性。
(4)試從地理角度解釋黃泛平原風沙區形成了“林木繁茂—災害減少—糧食豐產—環境優美”良性循環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及表格為某四地經濟發展情況的統計資料,讀圖表完成下面小題
【1】四個地區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四個地區中,可能進入高效益綜合發展階段的是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受西風季節性影響的某水庫各月水量盈余率統計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推斷該水庫水位
A.3月最高B.6月最低C.9月和3月一樣高D.10月最高
【2】該水庫補給河流最明顯的季節為
A.冬季B.春季C.夏季D.秋季
【3】該水庫所在地區地帶性植被具有的典型特征是
A.喜冷喜濕B.耐熱耐早C.喜熱喜濕D.耐寒耐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