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13
在一些發達國家的大城市里,不少人居住在市郊甚至遠離城市的鄉村,但上班地點在市區。這種狀況對城市交通造成的影響是
[ ]
A.疏散人口的分布,減輕城市交通壓力
B.加重城市交通環境的污染
C.緩解人車爭地的矛盾,解決了城市交通污染問題
D.造成人口的“鐘擺式”移動,加重交通負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吉林省長春外國語學校高一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9分)
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現象: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些國家的大城市中心人口開始向郊區移動,在城市周圍形成新城或衛星城,并將城市文化和產業等帶到郊區,在郊區構建了許多超級市場、高級住宅、大型停車場,且在老城區和新城區或衛星城之間迅速發展高速公路和地鐵等交通運輸,整個都市區人口出現負增長。
材料二:“部分國家城市化及其經濟發展情況統計圖”(圖甲)和“部分國家城鎮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統計圖”(圖乙)。(1)材料一中敘述的現象主要發生在圖甲和圖乙中的 、 、
等國家,這種現象我們稱為 。
(2)有關材料一中敘述的現象,正確的說法是(雙選)
A 是社會生產力退化的表現
B 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出現的
C 是城市化發展的繼續
D 是大量非農業人口轉化為農業人口造成的
(3)由圖甲和圖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體現 水平,二者的關系是 。
(4)由圖甲和圖乙可知,發達國家城市化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5屆海南瓊海嘉積中學高一下期教學質量監測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些國家的大城市中心人口開始向郊外移動,在城市周圍形成新城或衛星城,并將城市文化和產業等帶到郊區,在郊區構建了許多超級市場、級住宅、大型停車場,且在老城和新城或衛星城之間迅速發展高速公路和地鐵等交通運輸。
材料二 部分國家城市化及其經濟發展情況比較表(美元)。
(1)材料一中敘述的現象最先在 (國家)出現,人們稱為
現象。這是什么原因? 。
(2)近20年中,上述五國城市化發展最快的是 國。(填字母)
(3)②國可能是( )
A、美國 B、埃塞俄比亞 C、英國 D、韓國
(4)①國與③④⑤三國相比城市水平較低,說明( )
A、①國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B、①國農村剩余勞動力比三國少
C、①國第二、三產業比三國落后 D、①國國人口增長率比三國低
(5)讀表格回答:縱觀世界各國城市化進程,城市化水平可以體現 發展水平,但也可能產生嚴重的城市環境問題。
(6)借鑒發達國家城市化進程的經驗,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新興小城鎮,有如下四種模式可供選擇,適宜的模式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吉林省高一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9分)
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現象: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些國家的大城市中心人口開始向郊區移動,在城市周圍形成新城或衛星城,并將城市文化和產業等帶到郊區,在郊區構建了許多超級市場、高級住宅、大型停車場,且在老城區和新城區或衛星城之間迅速發展高速公路和地鐵等交通運輸,整個都市區人口出現負增長。
材料二:“部分國家城市化及其經濟發展情況統計圖”(圖甲)和“部分國家城鎮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統計圖”(圖乙)。
(1)材料一中敘述的現象主要發生在圖甲和圖乙中的 、 、
等國家,這種現象我們稱為 。
(2)有關材料一中敘述的現象,正確的說法是(雙選)
A 是社會生產力退化的表現
B 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出現的
C 是城市化發展的繼續
D 是大量非農業人口轉化為農業人口造成的
(3)由圖甲和圖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體現 水平,二者的關系是 。
(4)由圖甲和圖乙可知,發達國家城市化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