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6年,以空氣質量好著稱的惠州市區開始規劃“通風廊道”;2017年,惠州計劃用五年時間建成萬億產業集群(其中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產業占主導地位)。下圖為惠州市區位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惠州市區設置“通風廊道”主要為了
A. 改善不斷嚴重的交通擁堵
B. 消除日漸嚴重的霧霾天氣
C. 降低頻繁登陸的臺風危害
D. 緩解日益增強的熱島效應
【2】惠州市建設以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產業為主導的產業集群的優勢區位條件是
A. 高校眾多,市域面積大
B. 毗鄰深圳,有天然良港
C. 物流便利,勞動力豐富
D. 政策支持,距原料地近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植被覆蓋度指某一地域植被垂直投影面積與該地域面積之比。賀蘭山東麓多為洪積平原,年平均降水量約200mm。下圖為“寧夏賀蘭山東麓植被覆蓋度季節變化趨勢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四條折線所對應的季節為( )
A.①-春季
B.②-秋季
C.③-夏季
D.④-冬季
(2)賀蘭山東麓植被覆蓋度變化反映了( )
A.夏季水熱較豐富,植被生長旺盛
B.2003年以后,生態環境惡化
C.流水侵蝕作用不斷加強
D.風力作用持續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全球共有8條候鳥遷徙路線,其中經過我國的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是鳥類種群數量最多、也是鳥類面臨威脅最大的路線。下圖為全球候鳥遷徙路線圖,完成下列各題。
【1】鳥類學家確定候鳥遷徙路線最高效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 地理信息系統 B. 全球定位系統 C. 遙感 D. 數字地球
【2】在候鳥遷徙路線中,東亞—澳大利亞路線是候鳥面臨威脅最大的一條線路,其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熱島效應 B. 氣候變遷 C. 棲息地破壞 D. 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圖中陰影部分為黑夜,中心點為北極點.回答下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為晨線
B. 為晨線
C. 為昏線
D. 為晨線
(2)圖示日期可能是( )
A.6月22日前后
B.3月21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3)此時圖中M點的地方時是( )
A.6點
B.12點
C.18點
D.0點或24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俄羅斯局部地區人口與城市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1】該地區河流流量較大,但貨運量較少,主要原因是
A. 無法實現河海聯運 B. 河流結冰期長
C. 河流沿岸資源匱乏 D. 河流流速較快
【2】【2】形成該地區城市和交通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勢平坦,人口稠密 B. 自然資源的大規模開發
C. 河流水力資源的開發 D. 緯度低,氣候溫暖濕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下圖為東南亞局部略圖,圖中馬來西亞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曾是世界產錫大國。
材料二:馬六甲位于馬來半島南部,瀕臨馬六甲海峽。2008年7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馬六甲市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影響馬六甲城市形成和發展的主導因素是 。
(2)蘇門答臘島的地勢高低情況為: ,理由是 。
(3)按自然資源的自我再生的性質分,錫礦屬于 ,在此資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工業部門最可能是 。
(4)馬來半島的鐵路總體呈 走向,影響其走向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5)島國新加坡人口550多萬,國土面積約719平方千米,其中主島面積約540平方千米,經濟發達.。雖然該國屬于 (氣候類型),降水豐富,但是淡水資源嚴重不足。請解釋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省1990-2014年常住人口數量變動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與該省人口增長率變化過程基本符合的是
A. B.
C. D.
【2】該省可能是
A. 江蘇省 B. 河南省 C. 福建省 D. 四川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說明圖示區域的地形特征。
(2)圖中虛線區域甲的地貌是圖中景觀圖,類型為________,簡述其形成原因。
(3)簡述該區域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