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不同級別城市的服務范圍可能
A.互相排斥 B.互相重疊
C.互不來往 D.被一方吸引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可持續發展”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停止開采不可再生資源,為子孫積累巨大財富
B.加大加快各類可再生資源的開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長,使人口數量維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資源開發利用時,不能危害未來人類的生活需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某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示意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該氣候類型是_______氣候。除圖示地區外,類似氣 候類型還分布在世界上_________等地區。
(2)試從地理位置、大氣環流等因素分析該氣候形成的原因。
(3)下面四幅氣候資料圖中,與乙的氣候特征相符的是圖_______。這表明乙地的氣候特征與甲、丙相比有細微的差別,體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圖中甲、丙兩個氣候區的緯度分布有什么差異?為什 么會形成這種差異?
(5)在夏秋季節,危害甲、丙兩地區的嚴重氣象災害分別是_________和____,它們在成因上相同,都是___________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不在轉移中重生,就在轉移中滅亡”,在中國經濟的版圖上,珠江三角洲曾獨領風騷,然而近年來,一些中小型加工企業都不得不離開創業之地遠走他鄉。讀圖回答下面試題。
這些企業轉移的原因不是
A.勞動力價格大幅上漲
B.企業規模過小
C.國際市場競爭力受到嚴峻挑戰
D.內部交易成本增加
對這些企業而言,要在此持續健康發展,未來的惟一出路是
A.加大技術研發B.爭取國家優惠政策C.提高工資水平D.開拓國際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代表中、印、美三國近年新增人口結構圖。讀圖回答下面試題。
圖甲、圖乙、圖丙對應的國家依次是
A.中國、印度、美國B.印度、中國、美國
C.中國、美國、印度D.印度、美國、中國
據圖丙所在國人口普查局統計,人口增長大部分發生在南部和西部地區。下列關于這兩個地區人口增長的說法錯誤的是
A.西部和南部環境優美
B.西部和南部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C.新興工業最發達的地區
D.西部和南部的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漫畫,回答下面試題。
22.這幅漫畫可以用來說明
A.駱駝是由羊進化來的
B.草原逐漸進化為沙漠
C.物種賴以生存的環境改變是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
D.一個物種滅絕后,又有新的物種產生,因此,人
們不必擔心生物多樣性的消失
23.針對漫畫中的問題,我們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保護和改善生物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防止進一步惡化
B.物種滅絕是一種自然現象,對人類沒有影響,所以可任其發展
C.在此地區大面積植樹造林,防止沙漠進一步惡化
D.圖示環境的變化與人類活動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A題:(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
2009年2月的澳大利亞,當東南部備受高溫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時,東北部又遭受洪水侵襲,澳洲處在一片“水深火熱”之中。據此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影像資料顯示B處盛行風向為 ,判斷的理由是 。流經①處的洋流是 (寒、暖)流,受這一洋流影響,沿岸的氣候更加 (干旱、濕潤)
(2)試運用大氣環流的有關知識,解釋2009年2月澳大利亞北澇南旱的原因。
B題:【地理——環境保護】
圖10甲、乙水域都是世界重要的資源分布區,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兩水域最常見的水污染形式是 ,這種污染對當地水生生物有何不利影響?
(2)若甲、乙兩區域遭受了同等程度的水污染,在自然狀態下,哪一處更難凈化?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5為某區域略圖,圖中A、B兩地在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分別為28°34'和27°34'。且A地當日物體影子最短時,國際標準時間為3時54分。據此回答下面試題。
1.圖示地區范圍內的著名工業區是
A. 韓國釜山工業區 B. 遼中南工業區
C. 日本瀨戶內海沿岸工業區 D. 英格蘭南部工業區
2.與該地區處于同一自然帶的另一種氣候類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受季風的影響 ②受西風的影響
③受暖流的影響 ④受寒流的影響
⑤受海陸位置的影響 ⑥受地形的影響
A. ①④⑤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