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下列地區與所種植的農作物搭配正確的是
[ ]
A.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B.江漢平原——水稻、甘蔗、油菜
C.松嫩平原——春小麥、甜菜、大豆
D.山東半島——油菜、花生、甘蔗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1是“美國東北部地區簡圖”,圖2是“中國東北地區簡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兩區域自然環境特征的相似性。
比較項目 | 內 容 |
地理位置 | |
地 形 | |
氣 候 | 冬夏溫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 |
礦產資源 |
(2)比較兩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差異。
社會經濟發展的差異性 | 美國東北部地區 | 中國東北地區 |
當前所處的區域發展階段 | 轉型階段 | |
農業結構 | 以畜牧業為主 | |
交通 | 鐵路運輸發達,內河水運不發達 | |
城市化水平 | 高 |
(3)填寫圖2中數字所代表的山脈名稱:
① ② ③
(4) 圖3為圖2中A—B一線地形剖面及年降水量變化圖,根據圖2和圖3可知,東北地區年降水量分布總體特點是 ,圖3中C地的年降水量大約為 mm。
(5) 東北地區自然條件地域差異十分顯著,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圖3中①、②、③地合適的農業生產類型分別是:① ;② ; 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分析下列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料一:國家“十一五”規劃重新劃定了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大區域,東部地區包括京、津、冀、魯、蘇、滬、浙、閩、粵、瓊10個省(市)。東部地區地處沿海,勞動生產效率和土地生產力高。但是1998-2005年東部地區糧食播種面積調減了686.7萬公頃,昔日的“魚米之鄉”成為影響全國糧食安全形勢的主要地區。東北地區包括黑、吉、遼和內蒙的部分,這里是全國最大的商品糧、林木生產基地,但不合理的農業發展也帶來了農業資源的短缺和生態環境的惡化。
資料二:中國部分地區行政區示意圖
資料三:長江三角洲部分省市與黑、吉、遼三省人均耕地面積及谷物單產的比較
黑龍江 | 吉林 | 遼寧 | 上海 | 江蘇 | 浙江 | 全國 | |
人均耕地面積(公頃) (2006年) | 0.31 | 0.21 | 0.10 | 0.02 | 0.07 | 0.05 | 0.10 |
單位面積谷物產量(千克/公頃) (2006年) | 4916 | 5872 | 5870 | 7044 | 6207 | 6175 | 4885 |
資料四:東部地區各省市農業結構變動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上海 | 江蘇 | 福建 | 山東 | |
種植業比例 | - | - | - | -+ | - | - | - |
林業比例 | -+ | ● | - | + | ● | ● | ● |
牧業比例 | + | + | + | +- | +-● | ● | + |
漁業比例 | + | + | + | + | + | + | +● |
農業結構變化率(℅1978~2005年) | 36.3 | 35.19 | 56.95 | 20.9 | 16.37 | 14.45 | 52.05 |
注“+”代表上升 “-”代表下降 “●”代表穩定。農業結構變化率數值越大,變化幅度越大。
(1)在上圖中用已有斜線圖例描繪出東部地區未描繪省區的范圍。
(2)依據資料三,東北地區單位面積谷物產量比長江三角洲地區 (高或低),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黑龍江省人均谷物產量比江蘇、浙江 (高或低),最主要原因是 。
(3)資料四中,反映出同一年份東部沿海地區農業結構變動具有明顯的區域差異性。具體表現為北方農業結構的變化幅度 (大于或小于)南方;種植業幾乎都呈 趨勢;牧業、漁業大致呈上升趨勢;林業變化不大。
(4)A地有我國面積最大的 生態系統。黑龍江農墾局做出不再開墾三江平原荒地的決定,其生態意義有哪些? 、
(5)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圖中山脈東西兩側地形區的農業結構應分別以 業、
業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內蒙古自治區依托豐富多樣的自然環境和資源發展特色產業,促進當地經濟和環境的和諧發展。
以下對于內蒙古地理環境的認識,正確的是
A.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 B.按熱量帶劃分,以寒溫帶為主
C.地勢西高東低,以沙漠戈壁為主 D.跨濕潤、半濕潤、半干旱和干旱地區
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內蒙古應該大力發展的經濟產業有
①發展以煤電為主的能源工業 ②發展棉花種植和紡織業 ③發展畜牧業
④發展高新技術和出口產品加工業 ⑤利用豐富的資源發展稀土冶金工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內蒙古在產業結構升級和優化過程中,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
A.開發風能、太陽能等綠色能源 B.大力墾荒種糧,提高糧食總產量
C.引進技術建設優質乳品加工基地 D.發展草原特色和少數民族風情旅游業
下列文化景觀事物,屬于內蒙古草原文化的是
A.那達慕節慶 B.信天游 C.窯洞 D.喇嘛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11是世界某地的等高線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C城的地理坐標約為 。
(2)當地球位于近日點附近時,C地氣候特征是 。
(3)圖中A到B的地勢變化特征是什么?
(4)該地區為聞名世界的新工業區,其主導工業是工業。試分析刺激其工業迅速發展的區位因素有哪些。
(5)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AB之間的農業帶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安徽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題。(14分)
材料一 安徽省圖
材料二 安徽省A縣地形結構和農業用地結構圖
(1)根據材料指出A縣農業生產最容易導致的生態問題,并闡述原因。(8分)
(2)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請你為A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