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才從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從塞北到江南地域分異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水分 B.熱量 C.土壤 D.地形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元陽梯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元陽梯田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內,是傣族人民的勞動結晶
B.元陽梯田當初修建的主要目的是利于保持水土
C.自上而下依次呈現森林、梯田、村寨、江河
D.到元陽旅游的最佳季節是夏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造成我國大部分地區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
①工業廢水,生活污水 ②生活垃圾,家庭爐灶 ③水土流失 ④酸雨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00年至2010年中國人口增長幅度圖,結合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1】根據圖示信息判斷我國各省份中,屬于高速增長的省份是( )
A. 川、陜、藏、青 B. 臺、滬、京、渝
C. 甘、鄂、渝、川 D. 藏、寧、滬、粵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人口低速增長省份均屬于東部沿海地區
B. 人口負增長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很低
C. 人口的負增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地就業壓力
D. 人口高速增長省份均屬于經濟發達地區
【3】圖中甲地區20世紀80年代后工業化、城市化較快的關鍵因素是( )
A. 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 B. 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
C. 良好的區位 D. 全國最大的僑鄉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臺灣島城市發展過程示意圖(圖中圓點的大小代表城市規模),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從1950年到1989年,該地區城市發展特征是( )
①西部快于東部 ②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增加快,中小城市增加慢
③從分散到集中,出現城市群 ④中部地區城市發展慢是由于河流下游斷流所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圖中大河的河口處均沒有形成大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
A.易發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B.氣候濕熱
C.泥沙淤積,不利于建港口 D.河流短促湍急,航運條件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部分省(市、區)第五次(2000年)、第六次(2010年)人口普查相關數據,回答下列各題。
【1】表中a、b、c、d四省區排列可能是( )
A. 浙江 西藏 上海 江西 B. 西藏 浙江 江西 上海
C. 江西 上海 西藏 浙江 D. 上海 江西 浙江 西藏
【2】關于北京人口數據說法正確的是( )
A. 兩次人口普查數據變化,養老行業受影響最大
B. 人口增長率高,主要是人口出生率高
C. 15~64歲人口比例上升,主要是受經濟發展的影響
D. 65歲以上人口比例上升,主要是人口遷移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完成下列小題。
【1】
A. ①冷卻凝固作用 B. ②重熔再生作用 C. ③外力作用 D. ④變質作用
【2】
A. 甲類巖石是巖漿巖
B. ③作用形成河口三角洲
C. 甲類巖石中可以找到化石
D. 乙類巖石是巖漿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