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樹料一:2017年11月,江蘇省委、省政府公布《頭于加快建設揚子江城市群的意見》描繪了未來揚子江城市群發展藍圖。下圖為“正在建設中的揚子江城市群一級高鐵環”,通過一級高鐵環將揚子江城市群八市串聯在一起,并實現快速通達全國各地。
材料二:2018年1月《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該綱要提出制造強省主要指標(見表)。
(1)揚子江城市群中數字5代表的城市為_________,該城市群城市等級體系特征為_________。
(2)簡析揚子江城市群發展的有利條件。
(3)簡述建設揚子江城市群一級高鐵環的意義。
(4)為實現制造強省,江蘇省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 。
【答案】(1)蘇州 城市等級越高,數量越少;城市等級越高,服務范圍越大;城市等級越高,距離越遠。
(2)跨江濱海,(交通)區位優勢突出;臨近上海;經濟基礎雄厚;人才眾多(或科技力量強);生態環境優良;政策支持。
(3)合理布局交通網;加強城市間聯系;促進沿線城市經濟發展。
(4)政府支持,加大研發經費投入;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培育人才;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質量品牌建設,加強對外交流合作,促進制造業國際化發展;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控制污染排放,推進綠色制造。
【解析】
(1)5位于上海的西北部,再依據與圖中鐵路線的位置可知應為蘇州市。城市群城市等級體系特征為:城市等級越高,數量越少;城市等級越高,服務范圍越大;城市等級越高,距離越遠。
(2)城市群發展的區位條件主要包括:地形、氣候、河流、自然資源、交通、科技、政策以及大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等因素。揚子江城市群位于沿海地區,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臨近上海,大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強;經濟基礎雄厚; 科技力量強 ;生態環境優良;政策支持。
(3) 交通線建設的意義主要從區域交通運輸體系、對經濟發展的意義、對社會穩定等方面來分析,主要包括:①完善交通運輸網;②促進區域之間的聯系;③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發展;④鞏固國防、加強民族團結、促進少數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經濟發展。建設揚子江城市群一級高鐵環的意義主要體現前三個方面。
(4)為實現制造強省,江蘇省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應結合本省特點從政府、區域合作、企業自身、生態環境、科技水平、產業結構等方面考慮。政府應提供政策支持,加大研發經費投入;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培育人才;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自身應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改進技術,更新設備,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控制污染排放,推進綠色制造。應加強對外交流合,促進制造業國際化發展。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沃爾特河是西非第二大河,其流域范圍廣,水量大,年平均流量可達1200立方米/秒,但大部分在洪水期排入海洋,枯水期最小流量僅為14立方米/秒。為了開發沃爾特河,人們在其下游修建大壩攔水,形成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水庫—沃爾特水庫。下圖為沃爾特河流域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沃爾特河流域
A. 地勢北高南低,河流屬大西洋水系
B. 多為熱帶沙漠地區,河水大量下滲
C. 緯度低,氣溫高,蒸發是流域內主要水汽來源
D. 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降水季節變化小
【2】水庫建成后可導致
A. 沃爾特河的流域面積增大
B. 水庫上游河段含沙量減小
C. 河流入海年徑流總量增加
D. 大壩下游河段枯水期縮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界線①③的說法,正確的是
A. ①為內、外流域的界線,③為森林和草原的界線
B. ①為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③為地勢第二、三級階梯的界線
C. ①為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③為人口稠密區與稀疏區的界線
D. ①為200mm年等降水量線,③為農業、牧業的界線
【2】下列關于界線②的說法,錯誤的是
A. 界線②以南地區的植被類型主要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B. 界線②以北地區的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小于800mm
C. 界線②以北地區的1月平均氣溫一般低于0℃
D. 界線②以南地區的主要經濟作物是棉花、甜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秦嶺、大巴山地形崎嶇,限制了南北兩側的人員往來和經濟聯系。2017年12月6日,作為我國第一條穿越秦嶺、連接西安至成都的高鐵客運專線正式開通,讓“蜀道難”成為了歷史。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西成高鐵穿越了( )
A. 地勢第二、第三階梯 B.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
C. 黃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D. 濕潤區與半濕潤區
【2】由“蜀道難”變為“蜀道不再難”的主要影響是( )
A. 推動了成都附近區域的產業結構升級 B. 帶動沿線地區的旅游業發展
C. 促進區域間物資調配和經濟協同發展 D. 利于沿線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樹料一:2017年7月8日,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提出:推動人工智能與各行業融合創新,在制造、農業、物流、金融、商務、家居等重點行業和領域開展人工智能應用試點示范。
材料二:2017年,安徽省將合肥市定位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核心區,由國家工信部與安徽省政府共建的“中國聲谷”落戶合肥市西南部的高新區內,區內有中國科大、合肥工大等
院校,目前已入駐科大訊飛等150家高新技術企業,形成了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平臺支撐到產業應用的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鏈。下圖為“合肥市人工智能產業分區示意圖”。
樹料三:2018年3月19日,安徽省、以色列現代農業技術合作對接會在合肥舉行。下圖為“以色列人工智能技術在農業領城中的應用示意圖”。
(1)簡述“中國聲谷”發展的區位優勢條件。
(2)該產業園內有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其相互間的聯系有_______、_______和信息聯系,它們在此集聚的意義有_______、_______。
(3)以色列人工智能技術在農業灌溉環節的顯著作用表現為_______。簡析人工智能技術對以色列農業生產的意義。
(4)除了農業技術應用外,安徽與以色列還可以開展合作的領域有_______、_______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華北地區某陰坡陡崖示意圖,該陡崖由透水巖層(砂巖)和不透水巖層(泥巖)組成。每年小雪至大雪期間,該陡崖上常常會形成壯觀的冰掛甚至冰瀑景觀。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形成冰掛的水體來源可能是
A. 水潭水 B. 冬季降水 C. 地下水 D. 土壤水
【2】2017年冬季冰掛較常年多,下列有關該地區推斷正確的是
A. 2017年降水量可能較常年少 B. 2017年冬季氣溫可能較常年低
C. 2017年冬季降雪量可能較常年多 D. 2018年農作物收成可能較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樹料一:下圖為“黃山市主要旅游景區分布示意圖”。
材料二:下表“2017年黃山風景區國內游客來源排名前10城市統計表”
(1)欣賞山的云海,選擇________時機為最佳。若要欣賞到日出或日落,除了把握時機以外,還應該________。
(2)結合表,歸納黃山風景區國內客源地的主要特點。
(3)與黃山區相比,屯溪區離黃山景區較遠,為什么大多數來游覽黃山的旅客把屯溪區作為住宿地。
(4)簡析旅游業的發展對黃山市社會經濟產生的積極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讀“環境負擔公式”和“我國人口與耕地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最能反映我閏近50年來人口與耕地的環境負擔在加重的是( )
A. 耕地面積在減少B. 總人口數在增加
C. 人均耕地在減少D. 耕地環境沒有出現負擔
【2】從“環境負擔”公式中可以看出,創造財富技術水平的提高能減輕環境負擔,下列措施能因此減輕人口與耕地環境負擔的是( )
A. 開發濕地、灘涂等易耕土地,擴大耕地面積
B. 調整農業生產結構
C. 推廣良種,提高畝產
D. 提高糧食進口,緩減人口對土地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要素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下列三圖中分別標注了我國的甲、乙、丙三個不同區域。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甲區與丙區的自然景觀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 甲區深居內陸、降水量少 B. 丙區緯度較低,熱量較充足
C. 丙區海拔較高,氣溫低 D. 甲區年降水量多,獲得太陽輻射少
【2】比較甲、乙丙三個地區,從農業角度來看,共同點是
A. 夏季熱量充足,雨熱同期 B. 地形平坦廣闊,地廣人稀
C. 農作物都有春小麥、玉米、甜菜 D. 土壤肥沃,黑土廣布
【3】乙區域中的山脈為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該山脈大致是
①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分界②暖溫帶和中溫帶分界③半干旱和干旱區分界④水田農業與旱作農業分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