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伶仃洋水域位于我國珠江口,周邊地區經濟發展迅速。下表為伶仃洋海岸線類型及長度統計表(km)。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978年至今,伶仃洋水域
A.總岸線增長,水域面積縮小
B.人工岸線增長,自然岸線增長
C.總岸線縮短,水域面積擴大
D.人工岸線縮短,自然岸線縮短
【2】導致當地淤泥質海岸變動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侵蝕B.泥沙堆積
C.灘涂養殖D.填海造地
【3】自2003年后,伶仃洋紅樹林海岸變化趨勢說明當地
A.陸地面積減小B.生物生長加速
C.環保意識增強D.海面持續下降
【答案】
【1】A
【2】D
【3】C
【解析】
【1】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可知,1978年至今,伶仃洋自然岸線1978年為412.82,2014年為213.48,自然岸線縮短;人工岸線,1978年為278.21,2014年為586.13,人工岸線增長;總岸線,1978年為691.03,2014年為799.61,總岸線增長,水域面積縮小,A對,BCD錯。故本題選A。
【2】據材料可知,伶仃洋水域位于我國珠江口,周邊地區經濟發展迅速,由于大面積填海造地,導致當地淤泥質海岸大幅度縮短,人工海岸增長,D對; 海水侵蝕、泥沙堆積、灘涂養殖不會導致海岸線在短時間內大幅度縮短,ABC錯。故本題選D。
【3】讀材料可知,1978年至2003年伶仃洋紅樹林海岸線不斷縮短,說明人為原因破壞紅樹林,自2003年后,伶仃洋紅樹林海岸線不斷增長,說明當地環保意識增強,保護紅樹林,紅樹林海岸線不斷增長,C對;ABD錯。故本題選C。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對比甲、乙、丙三個地區農業生產基本特征,回答下列各題。
【1】甲地區最可能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A. 混合農業 B. 商品谷物農業 C. 種植園農業 D. 水稻種植業
【2】與乙地區農業相似的地區是
A. 洞庭湖平原 B. 澳大利亞墨累—達令盆地
C. 西歐平原 D. 巴西亞馬孫平原
【3】提高丙地區土地載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 提高機械化水平 B. 改善交通條件
C. 建設高質量的人工草場 D. 合理開墾土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西省將堅持“以煤為基、以煤興產、多元發展”的思路,建設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國家級新型能源基地。結合黃土高原各類礦產潛在價值所占比例表,回答下列各題。
【1】從表中可以看出,山西能源基地建設的有利條件有( )
A. 能源礦產儲量大,潛在價值高
B. 煤炭開采條件好,適于露天開采
C. 煤質優良,煤種齊全
D. 市場廣闊,交通便利
【2】下列措施不利于山西省可持續發展的是( )
A. 重點礦區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力度
B. 加大原煤開采量,提高經濟效益
C. 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延長生產鏈
D. 促進煤炭清潔生產和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為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搜集的一些材料,請你和他們一起完成課題研究。
材料 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地區充分利用自身的條件,大力引進外資,創造了區域經濟發展的珠江三角洲模式,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成為中國最大的城市群之一。而一篇博文《深圳,你將被誰拋棄》揭示了珠江三角洲產業高成本時代的到來,用地緊張、勞動力成本提高、內地優惠政策的召喚,使大量企業離開珠江三角洲,轉而投奔其他地區。
該研究性小組的課題研究思路為:
(1)請完成第③階段的文字材料,即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高成本時代形成的原因。
(2)請說出大量離開珠三角的企業對遷入地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一個城市的人口生態位是指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年齡結構決定的該城市人口所處的地位。城市的生態場勢尾指人們在某城市工作和生活的適宜度。城市人口生態位與城市生態場勢均衡的城市為協調型城市。下圖分別示意18個中心城市人口生態位(左圖中三條曲線為等生態位線)和生態場勢指數關系(右圖中三條曲線為等生態場勢線),圖中數字表示依據相關指數排序的序號(序號越大,相關指數表現越好)。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城市中,發展最協調的是( )
A. 重慶B. 深圳C. 上海D. 武漢
【2】據圖判斷,下列城市中人才最容易外流的是
A. 大連B. 福州C. 長沙D. 武漢
【3】下列城市與該市實現協調持續發展的措施,對應最合理的是( )
A. 武漢—吸引年輕人就地工作B. 西安—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
C. 重慶—鼓勵勞動力外出務工D. 昆明一優化人口年齡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在距今80萬年前,沂河和柴汶河分別是源頭獨立的河流。距今約3.7萬年,柴汶河溯源侵蝕,襲奪了沂河。下圖分別是沂河與柴汶河距今80萬年前和現今的河流狀況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推測距今80萬年前,柴汶河源頭與沂河間的分水嶺海拔高度約為( )
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
【2】距今80萬年前,柴汶河圖示河段的河流特征有( )
A.水流速度較慢B.河谷為V型谷C.河漫灘面積大D.河流含沙量小
【3】引起柴汶河襲奪沂河的原因是( )
A.巖石類型單一B.植被覆蓋率差異
C.地殼水平運動D.侵蝕基準面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兩幅圖,完成下列各題。
【1】日本與新西蘭的地理特征相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所處的南北半球不同,但都位于東半球
B. 兩國的氣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
C. 兩國均以平原地形為主
D. 日本的面積小于新西蘭
【2】日本農業以水稻種植業為主,而新西蘭則以大牧場放牧業和混合農業為主,導致這種差異的因素主要是
A. 氣候 B. 地形 C. 技術 D. 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生態混凝土,簡而言之就是利用高強度黏結制把較大粒徑的骨料(混凝土及砂漿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狀材料)穩固成型,利用骨料之間的孔隙存儲能使植物生長的基質,通過播種或其他手段使得多種植物在較堅固的骨料混凝土中的基質層生長,進而完成生態土層環境的植被恢復(如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公共設施中最宜采用生態混凝土的是( )
A.停車場B.鐵路
C.機動車道D.復墾區
【2】城市推廣生態混凝土將產生的影響是( )
A.削減地表徑流B.增加降水量
C.擴充土地資源D.增強熱島效應
【3】對下滲雨水起主要凈化作用的填充層是( )
A.大骨料骨架B.植被層
C.營養基質層D.淺層客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世界第一高樓——迪拜塔的落成和“世界第八大奇跡”——棕櫚島工程的興建,迪拜造就了一個個“地理奇跡”。分析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迪拜地理位置示意圖。
材料二 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阿聯酋館景觀圖。
材料三 迪拜人口結構是約17%的人口為阿聯酋公民,約83%為外國移民,其中印度人約占40%、巴基斯坦人約占15%、孟加拉人約占10%,其他約占18%。
材料四 “剛踏下飛機,一整片的綠就劈頭蓋臉地向你涌來,到處是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城市的天空格外的蔚藍和清澈,朵朵的白云都可以看得格外清晰。 ”
(1)上海世博會阿聯酋館直觀地反映了本國自然環境的特點,請描述迪拜自然環境的整體特征;并指出材料四中“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美麗景觀的成因。
(2)分析材料三,指出迪拜人口結構特點的形成原因。
(3)近年來迪拜加快煉鋁工業的發展,逐步成為中東地區最主要的生產中心 。試分析其大力發展煉鋁工業的優勢區位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