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由中資企業與阿根廷共同修建的孔拉水電站坐落在圣克魯斯河上,是世界最南端的水電站。完成下面小題。
【1】該水電站開發的有利條件是
A.源頭植被茂盛,含沙量小
B.中下游降水多,落差較大
C.流域內人口多,靠近市場
D.上游冰雪廣布,水量豐富
【2】圖中40°S以南山脈東、西兩側同海拔地區自然帶差異較大,主要影響因素是
A.水分B.熱量C.光照D.巖性
【答案】
【1】D
【2】A
【解析】
【1】圣克魯斯河源頭植被茂盛,含沙量小,對水電站開發來說,優勢不明顯,A不符合題意;圖中顯示,圣克魯斯河中下游以平原為主,起伏較小,落差較小,水能資源不豐富,B不符合題意;圖中顯示,圣克魯斯河流域沒有較大城市,因此流域內人口較少,水電開發離市場較遠,C不符合題意;圖中顯示,圣克魯斯河上游源頭海拔高,且緯度高,因此上游冰雪廣布,水量豐富,利于水電站開發,D符合題意。故選D。
【2】圖中40°S以南屬于終年受西風影響地區,山脈東側為盛行西風的背風坡,以下沉氣流為主,降水較少,蒸發較強,氣候干旱,而山脈西側為盛行西風的迎風坡,暖濕氣受地形抬升,降水豐富,因此兩側同海拔地區自然帶差異較大,其主要影響因素是水分,A符合題意;圖中40°S以南山脈東、西兩側同海拔地區自然帶差異較大,與熱量、光照、巖性關系不大,排除B、C、D。故選A。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斯比約(如下圖所示)位于歐洲丹麥日德蘭半島西海岸,原來是一個古老的漁村。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于捕魚業開始采取配額限制、北海油田的發現和大規?碧介_發,埃斯比約從漁村、漁港發展為石油重鎮。21世紀初,隨著全球變暖和《京都議定書》對溫室氣體減排的要求,2001年埃斯比約開始涉足海上風電業務。目前,港內有250多家風能發電設備制造企業進駐,新生產的海上風機從這個港口運往世界各地,是名副其實的風電母港。100多年來,埃斯比約經歷了從漁村漁港、石油重鎮到風電母港的革命性轉變,緊緊把握住全球經濟發展脈搏,抓住產業轉型契機,成功實現了能源革新和經濟可持續增長。
(1)目前埃斯比約的第二產業部門主要有 、 、 。
(2)解釋埃斯比約吸引世界風電企業進駐的原因。
(3)簡述埃斯比約從漁村漁港、石油重鎮到風電母港成功轉型的經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我國石化產業鏈中PX(對二甲苯)產能嚴重不足,對外依存度高。舟山市是我國重要的石化產業基地,2019年該市某企業400萬噸/年的PX生產項目正式投產。下圖為石化產業鏈示意圖。
完成下面小題。
【1】舟山市成為我國重要的石化產業基地,主要優勢是
A.原油產量大B.擁有深水港C.勞動力豐富D.土地資源豐富
【2】PX投產后,該企業PTA項目經濟效益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A.環保成本降低B.產品種類增多
C.產品運費減少D.原料成本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地高空等高面與等壓面關系示意圖”,讀后完成下列問題。
(1) A、B兩地受熱的是________,空氣________;冷卻的是________,空氣________。
(2)圖中點①至點⑤,氣壓最高的是________,氣壓最低的是________。
(3)用“→”完成圖中熱力環流。
(4)若該熱力環流發生于城區與郊區之間,則A、B中代表城區的是________,說明判斷的依據。
(5)若圖中A處為海洋,B處為陸地,則該熱力環流出現在________(白天或夜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夏威夷島上的基拉韋厄火山自 2018 年 5 月 3 日開始持續噴發了數月,產生了大量火山灰。完成下列各題。
【1】基拉韋厄火山所噴發出來的大量的巖漿主要來自于
A. 地殼 B. 地核 C. 地幔 D. 巖石圈
【2】基拉韋厄火山噴發的火山灰絕大部分飄向
A. 西南方 B. 東南方 C. 東北方 D. 西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城鎮老舊小區量大面廣……支持加裝電梯和無障礙環境建設”。下圖為重慶市渝中區某東西向住宅樓,正南面加裝電梯后的景觀圖。
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政府支持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原因可能是
A. 老舊小區即將到使用年限B. 中國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
C. 為提高老舊小區的附加值D. 為帶動制造等產業的發展
【2】圖示房屋加裝電梯最明顯的影響是
A. 加大噪聲干擾B. 影響建筑美觀
C. 減少公共空間D. 影響房屋采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新疆某一灌溉良好的綠洲與周圍半沙漠地區1.5米高處氣溫的日變化曲線圈。完成下列問題。
【1】對材料分析正確的是
A. 綠洲地區的氣溫日較差更大 B. 半沙漠地區氣溫極值出現的時間比綠洲早
C. 溫度數據取自于當地的冬季 D. 圖中太陽輻射最強與溫度最高的時間一致
【2】①時段內,a處的風向主要為
A. 東南風 B. 東北風 C. 西南風 D. 西北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納米比亞沙漠瀕臨大西洋,沿岸海霧濃重。在海岸附近的淺灘上,棲息著數以萬計披著火紅羽毛的火烈鳥,使該地區顯得生機盎然。納米比亞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著較原始的生活方式,終年不洗澡,也從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著黃油和香料的紅土涂抹在身上、頭發上,被人們稱為“紅泥人”。
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沿岸海霧濃重、多而不散,其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 )
①熱帶地區,氣溫高,蒸發旺盛
②海洋水汽較多
③沿岸暖流增濕明顯
④副熱帶高壓控制,氣流下沉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2】該地適合火烈鳥集聚的根本原因是 ( )
A. 該地氣候溫和,適宜火烈鳥越冬
B. 豐富的營養物質使魚類大量繁殖,火烈鳥食物充足
C. 地形平坦開闊,為火烈鳥提供廣闊的棲息地
D. 該地人類活動少,對火烈鳥影響小
【3】從適應環境角度,辛巴族人將紅土涂抹在身體上的原因不包括
A. 該地降水少,晴天多,太陽輻射強,紅泥可抵御烈日暴曬
B. 該地多晴天,晝夜溫差大,紅泥可以封閉毛孔能抵御夜晚低溫
C. 該地植被少,紅泥顏色與環境相近,能起到隱蔽作用,抵御野獸襲擊
D. 該地氣溫高,多蚊蟲滋生,紅泥防止蚊蟲叮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萊州灣是渤海三大灣之一,海岸線長319千米,海灣總面積6400平方千米,生物資源豐富。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萊州灣沿岸城市和工業發展,排污量顯著增加;無序養殖增多,水產養殖過程中排放的污染物質加大了萊州消的污染負荷,海水污染嚴重,成為渤海河口海浦綜合整治的重點之一。近年來,山東省萊州市把萊州灣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作為不可透越的生態底線,陸海統籌,多措并舉,努力讓萊州灣更藍。萊州市在萊州灣畔近海陸地濕地,栽植了蘆葦、蒲草等.不僅保護了近6萬公項自然濕地,還著力建設約1.35萬公項人工濕地,充分發揮了濕地對生態環境的改善作用。下圖示意萊州灣位置。
說明20世紀80年代之后萊州灣污染嚴重的原因,并闡述保護和建設近海陸地濕地對生態環境的改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