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1為世界局部區城示意圖,圖2中①②③表示圖1中三個地區多年平均日降水和潛在蒸散量的年內變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2中①代表的區域
A. 4月中旬至7月上旬為干旱期B. 7月中旬至8月上旬為濕潤期
C. 9月上旬至10月中旬為潮濕期D. 11月初至次年4月底為濕潤期
【2】圖2中①②③與圖1所示地區對應正確的是
A. ①一甲B. ②一丙C. ③一乙D. ①一丙
【3】導致乙、丙兩地區潛在蒸散量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A. 海陸位置B. 大氣環流C. 地面狀況D. 洋流分布
【答案】
【1】C
【2】A
【3】B
【解析】
該題組主要考查北回歸線附近三個地區的氣候特點。
【1】根據圖2中①區域信息,該區域4月中旬至7月上旬降水量大于0.5潛在蒸散量,為濕潤期,A錯誤;該區域7月中旬降水量小于或等于0.5潛在蒸散量,為干旱期,B錯誤;9月中旬到10月中旬該區域降水量大于潛在蒸散量,為潮濕期,C正確;11月初至次年4月底降水量小于0.5潛在蒸散量,為干旱期,D錯誤。選C。
【2】根據材料信息,圖2中①11月初至次年4月為干旱期,有明顯的干濕季之分,潛在蒸散量較大,應該是甲地的熱帶草原氣候,對應圖1甲地,A正確;②區域潛在蒸散量大,降水少,全年干旱,對應圖1中乙地熱帶沙漠氣候,B、C錯誤;③區域全年濕潤,對應圖1中丙地亞熱帶季風氣候,D錯誤。故選A。
【3】乙地全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全年炎熱干燥,潛在蒸散量大;丙地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東南季風影響,降水豐富,冬季受偏北季風影響,氣溫較低,潛在蒸散量小于乙地。故導致乙、丙兩地區潛在蒸散量差異的主導因素是大氣環流,選B。
注重材料信息的判讀來區分濕潤期、潮濕期和干旱期。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國際知名品牌筆記本電腦主要配件來源地及組裝地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電腦企業配件來自世界各地,主要目的是( )
A.實現雙贏,促進企業共同發展B.加強國際合作,擴大國際市場
C.交通便利,運費較低D.發揮區域優勢,提高產品性能
【2】該電腦企業選擇在中國蘇州市進行組裝,主要原因是( )
A.勞動力成本低B.交通運輸方便
C.生產協作便利D.科技力量雄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參南某地水系、城鎮分布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相對我國其他區域來說,圖示區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A. 徑流量小且有季節變化,有結冰期
B. 徑流量大且有季節變化,無結冰期
C. 徑流量小且無季節變化,有結冰期
D. 徑流量大且無季節變化,無結冰期
【2】相對于R2河流,圖示省道的運輸優勢主要是
A. 速度更快 B. 成本更低 C. 路途更短 D. 運量更大
【3】甲處堆積了含重金屬的尾礦,最可能受其污染的河流是
A. R1 B. R2 C. R1和R2 D. R2和R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北京時間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零點,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在中國內地上映,電影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地球因太陽“氦閃”而被迫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流浪地球”計劃分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轉。第二步,將地球推入土星軌道,借助土星引力,彈射出太陽系。第三步,地球經歷2500年的星際流浪,抵達新家園。下圖為“地球流浪過程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假設“流浪地球”計劃第一步的成功實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將發生巨大變化的是
A.適宜的溫度范圍B.安全的宇宙環境
C.適宜的大氣成分D.穩定的太陽光照
【2】地球的新家園所處的天體系統是
A.地月系B.太陽系C.銀河系D.河外星系
【3】在《流浪地球》故事設定中,人類居住在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地下城所在位置
A.橫波無法傳播B.縱波無法傳播C.位于地幔D.位于地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A是一個古老的沙漠,沙丘廣布,濱海氣溫多為10 - 16℃之間,內陸邊緣地區可能超過300C.源于山脈巖石的細沙和粉塵含有豐富的鐵,經氧化后變成紅色,形成眾多紅色沙丘二該沙漠除了幾個城鎮外,幾乎杳無人煙,但獨特的地貌與動植物資源,吸引了來自壘球各地的攝影愛好者,下圖為A沙漠位置圖和沙丘景觀圖。
(1)分析A被稱為“涼快”的沙漠的原因。
(2)分析A沙漠有眾多紅色沙丘的原因。
(3)你是否贊同在該沙漠設立攝影基地?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所示區域內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約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區年降水量僅50mm左右。據此完成下題。
【1】圖中甲地區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 50mm B. 150mm C. 200mm D. 250mm
【2】(小題2)解決該區域農業用水緊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進灌溉技術 ④建水庫調節徑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小題3)甲地區農業發達,其成功之處在于
A. 提高了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B. 調節了降水的季節分配
C. 調節了降水的年際變化 D. 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洋浦千年古鹽田(下圖)是至今保留最完好、最早采用日曬的古鹽場,目前仍有1000多個形態各異保存完好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2008年這片古鹽田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2018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鹽田人就地取材,將海岸邊黑色的多氣孔結構的玄武巖石塊鑿成一個底面平平如硯狀的淺坑,平時在這些石槽中注入經海泥過濾后的海水(漲潮時海水也會自動漫入這些石槽),經暴曬制作出高品質的鹽巴。在現代工業文明的沖擊之下,一批批規模較大的工廠化鹽場的誕生,嚴重沖擊著鹽田人固守的古鹽田,傳統制鹽工藝越來越失去市場存在的價值,村里的新一代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
(1)當地傳統民居多以石頭為建筑材料,說明其原因。
(2)分析洋浦古鹽田形成的自然條件。
(3)務析當地村民多以玄武巖作為制鹽容器的主要原因。
(4)請你對古鹽田的傳承與保護提出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澳大利亞艾爾斯巖石是世界最大的整體巖石,其主要成分是礫巖、砂巖等。下面左圖為澳大利亞艾爾斯巖石景觀圖,右圖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艾爾斯巨巖的主要巖石類型是右圖中的
A.甲B.乙C.丙D.丁
【2】艾爾斯巖石頂部圓滑光亮,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寬窄不一的溝槽、淺坑,其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是
A.①B.②C.③D.④
【3】左圖中天空灰蒙蒙的原因是
A.大氣的散射作用B.大氣的吸收作用
C.大氣的反射作用D.大氣的保溫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浙江蘭溪某喀斯特溶洞斷面。該溶洞具有明顯的分層結構,在不同高度分布著三層水平溶洞,水平溶洞存在規模差異。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目前空間規模持續擴大最顯著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2】該地下河水量最大的時期為
A. ①形成時期B. ②形成時期
C. ③形成時期D. ④形成時期
【3】推測該溶洞所在區域的地殼經歷了
A. 持續下降B. 持續上升C. 間歇性下降D. 間歇性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