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排放到空氣中的逐年增加,對此科學家最擔心的是:( 。
A.空氣中的氧含量下降,不足以供給人類呼吸
B.地球氣溫升高,冰川融化,生態失衡
C.人體吸入大量后,損害健康
D.石灰巖大量溶解,破壞自然風光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A.空氣中的氧含量下降,不足以供給人類呼吸
B.地球氣溫升高,冰川融化,生態失衡
C.人體吸入大量后,損害健康
D.石灰巖大量溶解,破壞自然風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高二上期中考試文科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人類越來越多地對自然資源加以開發和利用,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但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污染,下列現象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
①汽車尾氣大量排放到空氣中,有的地區甚至出現酸雨現象
②工廠里高聳的煙囪冒出滾滾濃煙,隆隆的機器聲打破了寧靜的田園生活
③廢舊的電子產品釋放的輻射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992年我國政府正式提出保護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1994年我國頒布了《中國21世紀議程》。至此,我國加大了對環境保護的力度。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任重而道遠。我國人口的過度增長進一步加大了環境保護的壓力。人口過度增長必然導致人類從環境中索取的資源數量增加,排放到環境中的廢棄物也勢必增加。人類各種生產、生活活動的低效和無效管理是造成當今世界環境破壞、生態失衡、資源短缺的根本原因。? 據有關材料報道,世界每年耕地表土凈流失量高達230億噸,我國高達33億噸,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水土流失面積367萬平方千米,占國土總面積的38.2%,荒漠化面積達262萬平方千米,而且荒漠化面積仍以較快的速度擴展,首都北京早在1991年就被內羅畢國際會議列為“沙漠化邊緣城市”。一些媒體的環境報告指出,我國沙漠化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每年約65億美元,約占全球荒漠化經濟損失的16%。我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二位,酸雨物質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據世界銀行估價,我國每年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8%,而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每年用于環境保護的投資卻只占國民生產總值的0.6%~0.8%。? (1)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最大的兩個障礙是 和 。? (2)1992年我國政府正式提出全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后,我國環境持續惡化的態勢是否馬上得以抑制??????? (3)《中國21世紀議程》提出了中國實施 的總體戰略、對策和行動方案。 (4)人類與環境的關系是在 和 中發生的。? (5)目前,我國的環境問題比較嚴重,主要表現在 等方面。(6)為使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首先要建立正確的發展觀和人口觀,試說明你對這兩個觀念的認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目前排放到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還在繼續增加,長此以往最讓人擔心的是( )
A.會使空氣中氧的含量下降,不足以供給人類呼吸
B.會使地球溫度升高,冰川融化,生態失衡
C.會使人體吸進大量的二氧化碳,損害健康
D.會使石灰石大量溶解,破壞自然風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