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回答6~7題。
標繪樹木基于可以整體考察樹木年輪序列,進而可以確定樹木生長期內極端或異常事件。圖4示意對三棵樹木基干的標繪:第一圈記作○,最后一圈記作⊿。橫軸上方的垂線代表寬年輪,年輪愈寬,所做出的線愈長;下方的垂線代表窄年輪,年輪愈窄,所做出的線愈長。
6.圖4所示樹木年輪的變化特點是
A.年輪寬度變化是均勻的
B.樹木3的年輪寬度變化最大
C.樹木1樹齡最小,年輪寬度變化最大
D.樹木的年輪寬度變化具有明顯的不均勻性
7.1970—1988年間是一段干旱期,期間極端干旱的年份是
A.1970年 B.1976年 C.1980年D.1988年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青藏高原一直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學家驚奇地發現這個世界最年輕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體向北和向東方向移動。這種推移變化量很小,屬于毫米級的,不會對中國帶來什么大的變化,但是在幾百萬年的地質年代,這個移動量還是很可觀的。
材料二:下圖表示青藏高原移動的主要原因。
(1)在材料一中,科學家們采用了一種現代化技術對中國大陸地殼運動進行了長期監測,從而發現了青藏高原的移動,該技術是 。
(2)圖中的山脈是 ,屬于地質構造中的 ,板塊a為 板塊,板塊b為 板塊。
(3)2007年12月1日印尼蘇門答臘島北端的亞齊省當天上午發生里氏6.3級強烈地震,該現象和圖示內容相同的是 。
A.都是由內力作用造成的 B.都發生在大陸板塊和海洋板塊的交界處
C.都發生于板塊的消亡邊界 D.都發生在世界地震帶上
(4)根據上圖,從地殼運動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動的重要原因。
(5)青海有我國著名的三江源,西藏也有“亞洲水塔”之稱,同時青藏高原又有不少地方嚴重干旱,這反映了我國水資源的什么特點?
(6)試分析青藏高原移動有哪些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材料一 2011年7月1日,京滬高鐵正式開通運營。京滬高鐵總長度1 318千米,全線縱貫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轄市和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四省,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一次建設里程最長、投資最大、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
材料二 京滬高鐵示意圖
![]() |
材料三 京滬高鐵的客源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上海北京直達,二是上海南京間城市圈,三是北京天津間城市圈的客源。
(1)下列是京滬高鐵通過的四個省2009年部分統計資料,最可能是江蘇省資料的是( )
省 份 | 總人口 (萬人) | 城鎮人口 | 鄉村人口 | 自然增長 率(%) | ||
人口數 | 比重(%) | 人口數 | 比重(%) | |||
A | 7 034 | 3 025 | 43 | 4 009 | 57 | 6.5 |
B | 6 131 | 2 581 | 42.1 | 3 550 | 57.9 | 6.47 |
C | 9 470 | 4 576 | 48.32 | 4 894 | 51.68 | 5.62 |
D | 7 725 | 4 295 | 55.6 | 3 430 | 44.4 | 2.56 |
(2)上述資料中表示城市化水平指標的是( )
A.總人口 B.城鎮人口比重
C.鄉村人口比重 D.自然增長率
(3)下列城市圈中城市體系由高到低排列正確的是( )
A.北京-天津-秦皇島 B.上海-南京-蘇州
C.上海-北京-南京 D.杭州-南京-上海
(4)京滬高鐵的開通運營體現了交通運輸發展的什么趨勢?
(5)分析京滬高鐵的地理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海南瓊海嘉積中學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下表為PM10平均濃度居前十位的城市。
排名 |
城市 |
PM10平均濃度(毫克/立方米) |
|
排名 |
城市 |
PM10平均濃度(毫克/立方米) |
1 |
烏魯木齊 |
0.173 |
6 |
濟寧 |
0.114 |
|
2 |
蘭州 |
0.143 |
7 |
西安 |
0.113 |
|
3 |
北京 |
0.124 |
8 |
渭南 |
0.112 |
|
4 |
成都 |
0.121 |
9 |
開封 |
0.110 |
|
5 |
銅川 |
0.116 |
10 |
西寧 |
0.110 |
(1)PM10是評價空氣質量指數的重要指標之一,如果單純以PM10的濃度為標準,并不能完全代表大氣質量,也應將 和 兩個指標納入評判標準。(4分)
(2)PM10平均濃度前十位城市空間分布有何特點?(2分)
(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烏魯木齊PM10平均濃度較高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太湖平原氣候溫和濕潤,水網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三大桑蠶基地之一,素以“魚米之鄉”而聞名。
吐魯番盆地的自然條件和人文景觀,有許多方面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堪稱獨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強烈興趣。所產長絨棉、瓜果品種優異,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馳名中外。閱讀材料,回答5~7題。
5.太湖平原和吐魯番盆地分別屬于兩個不同的區域,其差異表現在( )
A.緯度差異巨大 B.空間距離遙遠
C.中間相隔很多地形區 D.整體狀況區別明顯
6.兩地農業發展的制約性因素是( )
A.太湖平原土地減少,吐魯番盆地勞動力不足
B.太湖平原土壤貧瘠,吐魯番盆地土壤礦物質缺乏
C.太湖平原土地租金過高,吐魯番盆地距離市場過遠
D.太湖平原氣象災害多發,吐魯番盆地過于干燥
7.兩地農業的發展方向分別是( )
A.太湖平原和吐魯番盆地都以農耕業為主
B.太湖平原注重發展外向型農業,吐魯番盆地立足于旱作農業
C.太湖平原突出農業技術的投入,吐魯番盆地保持自然農業模式
D.太湖平原改水田為旱地,吐魯番盆地注意灌溉農業的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