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建設造成的不可逆轉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
①庫區、庫尾泥沙淤積加重 ②水庫淹沒耕地 ③庫區、庫岸地震、滑坡發生的可能性增加 ④影響珍稀水生動物的洄游和生存環境 ⑤減輕洞庭湖萎縮和淤積 ⑥改變釘螺“夏水冬陸”的生存環境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 D.⑤⑥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中學教材全解全析互動新課堂高二 地理(下冊) 題型:022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三峽移民搬遷雖然十分艱巨復雜,但也存在著諸多有利條件。從土地資源看,三峽工程共淹沒耕地、園地2.8萬公頃,而庫區荒山、草坡尚有130多萬公頃,水庫還有可供養殖的水面7萬公頃。此外,庫區現有耕地中60%約50多萬公頃屬于中低產田。從宏觀上看,資源開發、移民開發以及由于三峽工程興建所帶動的各種產業,可以拓展足夠的環境容量來安置庫區移民……
(1)三峽庫區淹沒的陸地面積約占庫區總面積的________%,被淹沒的耕地占耕地總面積的________(大、小)部分,但卻造成百萬人口遷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請根據以上材料分析,庫區潛在的環境人口容量在哪里?(列舉兩例)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3)三峽建設,必然帶來庫區的經濟發展,請舉出與此有關聯的第二、三產業的名稱。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4)國家組織移民外遷,主要遷往哪些省、市、區?(列出不少于三個省、市、區的名稱)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長江保護與發展報告2007》是長江的第一份整體“體檢”報告。報告顯示:長江面臨的水問題主要表現在水資源利用程度不高,防洪減災形勢依然嚴峻,水質呈整體惡化趨勢以及水生態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任重道遠等方面。據此回答下面試題。
造成長江的水資源利用程度不高的原因包括
A.流域內利·技發達,水資源利用少
B.國家的宣傳力度大,人們的節水意識強
C.長江水量充足,供遠遠大于求
D.徑流量季節變化大,流域內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
造成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減少的原因不包括
A.長江沿岸的排污量增大,水質惡化,影響了生物的生存環境
B.三峽等工程建設破壞了水系的連通性,影響了生物的洄游
C.流域內的過度捕撈,導致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
D.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實施使長江水量減少,凈化能力下降
為保護和改善長江下游的生態環境,我們應
①合理規劃沿江產業
②減少污水排放,保護長江水質
③加強管理、依法治水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造成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減少的原因不包括
A.長江沿線的排污量增大,水質惡化,影響了生物的生存環境
B.三峽等工程建設破壞了水系的連通性,影響了魚類的洄游
C.流域內的過度捕撈,導致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
D.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使長江水量減少,凈化能力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長江三峽工程是我國的一項宏偉的跨世紀的工程,它建成后效益巨大。據此回答34~36題。
34.關于長江三峽工程的綜合效益,敘述錯誤的是 ( )
A.三峽工程阻礙了中、上游航運的發展
B,在未來發揮其“低成本、大運量”的黃金水道作用
C.可為中、下游提供生產、生活水源
D.為南水北調中線調水的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35.關于長江洪災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長江洪災,完全是由于長江流域降水多,又多暴雨造成的
B.長江洪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C.1998年的特大洪水,除了自然原因,人為原因的加劇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
D.“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災”說明人為因索的影響不大,而三峽對于干流水量的扼制起了重要作用
36.下列關于水電站的正確敘述是 ( )
A.河流的落差越大,越具備建設水電站的條件
B.水電站可提供穩定可靠的、不受季節影響的電能
C.利用水電站提供能源,較火力發電更利于保護環境
D.根據能量來源來看,水力發電,其實質是將地熱能轉換為電能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