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包蘭鐵路自包頭至蘭州,全長990千米,全線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衛和甘塘間經過騰格里沙漠(如下圖)。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獲1987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1】采用麥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來防沙、治沙,是因為( )
A. 增加土層腐殖質,有利于植物生長 B. 降低風速,減少沙丘面風沙的吹蝕
C. 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 D. 麥草這一類原料豐富,成本低廉
【2】為促進圖中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 )
A. 利用鐵路交通和豐富的沙源,發展建材工業 B. 利用黃河水源,大力發展灌溉農業
C. 擴大麥草方格沙障的范圍,對沙漠進行大規模改造 D. 利用獨特的景觀和文化,發展旅游業
【答案】
【1】B
【2】D
【解析】
【1】在騰格里沙漠有流動沙丘,植樹種草都不能成活。麥草方格沙障的方法最主要作用是增大地表的摩擦力,減小風速從而減少沙丘的移動,達到固沙、治沙的目的,B對。增加土層的腐殖質不是主要原因,主要是要固沙,A錯。麥草方格沙障的方法不是主要為了植樹種草,C錯。這種方法是結合當地實際的一種有效措施,不是為的成本低,D錯。故答案選B項。
【2】本題主要考查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人類目前的技術,不可能對沙漠進行大規模改造,從可持續發展角度看,要因地制宜,而不是大規模改造,C錯。大力發展灌溉業,也不是可持續的發展觀點,B錯。沙漠區環境脆弱,這里發展建材工業,只能導致環境惡化,A錯。利用獨特景觀,發展旅游業,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D對。故答案選D項。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13年,河北省粗鋼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11.6%,占全國產量的23.9%。鋼鐵產業成為河北第一支柱產業。其中,唐山和張家口分別占全省產量近50%和4%。
材料二 下圖為河北省煤鐵資源分布與水系圖。
(1)河北省成為我國主要鋼鐵工業基地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張家口發展鋼鐵工業對京津地區環境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河北省發展鋼鐵工業的利弊。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北省鋼鐵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黃河基礎地理信息系統與“數字黃河”關系圖,回答下列各小題。
【1】上圖反映“數字黃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可以用來查閱獲得黃河的有關信息
B.可以用來指導黃河防汛和水量調度
C.對普通老百姓而言,距離較遠,價值不大
D.“數字黃河”的建設需要不斷完善和更新
【2】下列有關數字地球的敘述,正確的是
A.就是指3S技術的應用
B.一個由數據和信息組成的地球
C.主要反映現實問題,不能應用于可持續發展
D.可以方便地獲取信息,模擬人類活動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來制定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豆腐自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以來,它的生產和飲食風俗在中國歷史上不斷發展傳播。豆腐的主要原料是大豆,生產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泡豆,它的時長關系到豆腐的產量和質量。時間太短,豆粒不易磨細,豆蛋白溶出少;時間太長,豆粒會發酵變酸。下圖示意中國歷史時期豆腐生產中心分布(大陸分為甲至戊五大地區),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推斷福建豆腐生產中心出現時期較早的主要成因是
A. 水質較好 B. 土壤肥沃 C. 人口遷移 D. 地緣優勢
【2】造成南北方泡豆時長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A. 光照 B. 氣溫 C. 市場 D. 技術
【3】豆腐烹飪方式存在地區差異,有的以驅寒的煨、燉、煲為主,有的則制成方便攜帶的餅類,這兩種代表性烹飪方式分別出現在
A. 甲、戊 B. 乙、甲 C. 丁、乙 D. 戊、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下圖是津冀各城市與北京經濟聯系強度指數圖,指數越大,城市之間經濟交流量越大。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津冀各城市與北京經濟聯系強度指數顯示
A.廊坊指數大小與距離北京遠近無關
B.各城市與北京經濟聯系的強度主要取決于城市等級、距北京遠近
C.北京的對外輻射與距離呈正比例
D.北京對冀各城市產業轉移力度大
【2】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A.將促進北京產業結構升級B.將使區域內各城市之間競爭加劇
C.污染產業轉移至冀有利于京津的環保D.將減弱北京與天津兩城市之間的聯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花卉種植業因其生產的特色,也被稱為“彩色農業”。下圖表示我國珠三角某城市附近郊區產業結構及今后的轉移狀況。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該區域發展的兩種農業生產活動:一種是糧食種植,另一種是花卉種植,其中________表示糧食種植,________表示花卉種植。
(2)近年來,香港大批的花卉種植業紛紛轉移到該地區,簡述該地發展“彩色農業”的氣候優勢。
(3)分析這種產業轉移的原因及產業結構調整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示意某國人口數量和每十年人口增長率狀況。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國( )
A.環境人口容量小,人口問題突出 B.人口以自然增長為主,增速趨緩
C.人口遷入率高,人口數量增長快 D.經濟發達,人口老齡化十分嚴重
【2】圖乙中反映該國2011年的人口年齡結構的序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我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2010年民用機場旅客吞吐量比較。完成下面小題。
【1】【1】旅客吞吐量反映出( )
A. 珠三角地區城市化水平高 B. 長三角經濟發展水平低
C. 京津冀區域發展最不平衡 D. 上海交通輻射能力最強
【2】【2】京津冀地區加快經濟一體化的合理措施是( )
A. 河北完善路網,提升產業承接能力 B. 北京加強產業集聚,增強吸引力
C. 天津外遷企業總部,緩解環境壓力 D. 河北以生態建設為重,美化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