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面的漫畫及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東南網—《海峽導報》10月3日訊 福建泰寧:各景區游人如織,累計接待游客4.7萬人次,同比增長21.3%,占核定最佳接待日接待量的290.1%。
【1】與文中“最佳日接待量”相符的概念是( )
A. 旅游環境容量 B. 旅游極限容量
C. 旅游合理容量 D. 旅游承載能力
【2】旅游地游客過多不會造成的問題是( )
A. 使旅游資源承受超負荷的壓力
B. 使游客不能享受到應有的旅游效果和經歷
C. 使旅游地旅游經濟效益下降
D. 容易引發不安全事故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新疆鐵路建設進入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時期,預計到2020年新疆鐵路營運里程將從目前的近3 000公里增加到10 000公里以上,到時將形成新疆鐵路網。下圖是新疆擬建的5條鐵路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面小題。
【1】對新疆重視鐵路建設的地理背景的描述,錯誤的是 ( )
A. 新疆地處我國西北邊陲,具有沿邊優勢
B. 新疆自然資源豐富,對交通運輸的潛在需求大
C. 新疆地域遼闊,適宜發展鐵路運輸
D. 新疆地形單一,發展鐵路工程量小
【2】新疆鐵路建設面臨的主要障礙是 ( )
A. 高寒缺氧和沙漠戈壁廣布 B. 地形復雜多樣
C. 山河相間,地形破碎 D. 資金匱乏,技術落后
【3】在新疆鐵路網建設以前,我國首先建設了縱橫我國東西的隴海—蘭新線,關于隴海—蘭新線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
A. 是第二亞歐大陸橋的重要組成部分,溝通了我國的東西部地區
B. 對于西部地區而言,方便資源的開發和輸出,促進就業和基礎設施的建設
C. 對于東部地區而言,有利于從西部能源的輸入,緩解能源緊張狀況
D. 該線路的選址最需要考慮的影響因素是沿線自然條件的優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東亞地區季風氣候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示區域冬季和夏季風向不同,主要影響因素是
A. 地形起伏 B.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C. 海陸分布 D. 氣壓帶與風帶的季節移動
【2】瀨戶內海沿岸
A. 冬季寒冷干燥 B. 夏季高溫多雨
C. 終年多晴少雨 D. 一年四季如春
【3】長春和札幌緯度位置相同,但冬季時札幌的降雪量明顯多于長春,主要是因為
①札幌的冬季氣溫比長春低 ②西北季風經過日本海后溫度增大 ③濕潤空氣受山脈阻擋形成降雪 ④東南季風從太平洋帶來大量水汽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一幅“以極地為中心的光照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此圖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日的光照情況。
(2)此時A點是______時,A、B、C三點中白晝最長的是_____,晝長是_____小時。
(3)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__。
(4)圖中ED表示_________線,DC表示______線。
(5)此時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是____;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是_______。
(6)A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_,B點的日出時間是_______。
(7)C點的晝長是_________小時,D點的夜長是_____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對圖中A島聚落分布影響最強的因素是( )
A. 地形 B. 河流
C. 氣候 D. 交通
【2】正確表述A、B兩地農業生產特點的敘述是( )
A. 大規模經營,機械化水平高
B. 精耕細作,單產高但商品率低
C. 面向城市市場的商品型農業
D. 經濟收入穩定,生態效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我國東部沿海某地熱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壓面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 根據熱力環流原理,判斷氣壓高低。地面A比B氣壓_______(高或低),高空C比D氣壓_______(高或低)。
(2)A、B、C、D氣壓值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
(3)A比B的氣溫______(高或低)。
(4)在圖中用箭頭標出A、B、C、D間氣流的運動方向,完成熱力環流示意圖。
(5)圖中熱力環流的過程,先有大氣的______運動,后有大氣的______運動。
(6)如果A是陸地,B是海洋,則此時應該是______(白天或夜晚),此時A地與B地之間吹______風(海風或陸風)。
(7)當A氣壓出現在北半球中緯度陸地上時,此時北半球的季節是______(冬或夏),______氣壓帶被陸地上的______(高或低)壓切斷,這體現了______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崛起,許多外資企業由珠江三角洲向長江三角洲遷移。
材料二 我國三大經濟圈位置示意圖(圖20)
(1)材料一中現象的出現,是因為與珠江三角洲相比,長江三角洲具有 等優勢。
(2)改革開放以后,三大經濟圈一直是我國吸引外資的主要地區,與我國其他地區相比,這些地區共同的優勢區位條件有 。
(3)長三角、珠三角經濟圈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區域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 ,與環渤海經濟圈比,兩個經濟圈經濟發展的劣勢是 。
(4)為緩解長三角、珠三角經濟圈能源緊張的狀況,國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積極加強同周邊國家的合作,以謀求共同發展。“上海合作組織”就是一個成功的范例。結合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L湖泊是()
A. 里海 B. 死海 C. 咸海 D. 巴爾咯什湖
【2】圖示區域主要氣候類型是()
A. 溫帶季風氣候 B. 溫帶大陸性氣候
C. 熱帶沙漠氣候 D. 熱帶季風氣候
【3】R1的名稱是()
A. 阿姆河 B. 錫爾河 C. 額爾齊斯河 D. 伊犁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