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珠三角區域形成了虎門服裝、南莊陶瓷、小欖五金等享譽國內外的區域品牌。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該地區工業專業鎮分布密集且經濟發達,下面不是其發展區位優勢的是
( )
A. 平坦的地勢 B. 豐富的礦產資源
C. 優越的地理位置 D. 豐富的勞動力資源
【2】該地區工業專業鎮的興起,反映了工業生產的( )
A. 轉移 B. 升級
C. 專業化 D. 規模化
【3】關于珠江三角洲生態環境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在工業化和城市化推進的過程中,重視對環境污染的治理,故不存在環境污染問題
B. 水污染嚴重,水質性缺水問題突出
C. 工業化促進了農業現代化,農業生產集約化程度提高,耕地面積增加
D. 氣候溫暖濕潤,利于植被生長,沒有出現水土流失現象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波蘭位于歐洲中部,所產蘋果紅黃相間,口感甘甜,松脆多汁,以鮮食為主。在國際水果市場,波蘭蘋果向來以品質優良、種植技術先進、質量管控嚴謹而聞名,所產蘋果2/3供出口。其中格魯耶茨為主產區,當地農戶蘋果種植面積少則幾十畝,多則上百畝,大多采用矮化密植的方式,并有先進的滴灌技術,從種植、施肥、修剪到采摘、包裝,運輸等全部實現機械化操作,使蘋果的生產成本大大降低。下圖示意波蘭地形。
(1)分析蘋果種植園采用滴灌技術的主要原因。
(2)簡析當地蘋果種植機械化程度高的主要原因。
(3)請對波蘭蘋果“以鮮食為主”這一現象做出合理解釋。
(4)說出波蘭蘋果的種植經驗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風化坑是巖石頂面上因積水風化作用而產生的凹坑。壺穴一般是由于河水流量增加,帶動上游的石塊向下游流動,當石塊遇上河床上的巖石凹處無法前進時,會被水流帶動而打轉,經歷長時間后形成圓形孔洞,稱為壺穴。下圖為我國東南沿海某河谷中風化坑和壺穴的空間分布圖(注:O米表示觀測地點的高度)。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圖文信息,下列關于河谷風化坑和壺穴的說法正確的是
A. 風化坑多發育在位置較高、坡度較陡的河谷區域
B. 河流壺穴發育位置較低,分布在-1米的河谷區域
C. 由于流水不斷侵蝕打磨,壺穴口徑邊緣坑坑洼洼
D. 風化坑在河床相對抬升后,由積水風化而形成
【2】下圖中能正確反映廢棄的河流壺穴逐步轉化為風化坑的順序是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圖文材料(下圖為肯尼亞及毗鄰國家略圖,右圖為左圖中沿AB線地形剖面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農業是肯尼亞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年鮮花產業發展較快,出口鮮花約占歐盟市場的1/3。內羅畢主要工業部門有煙草、食品、紡織、制革等,蒙巴薩主要工業部門有煉油、修船、水泥等。肯尼亞航空業較為發達,與30多個歐美國家和地區通航。
(1)簡述肯尼亞鮮花種植業的主要區位優勢。
(2)分析左圖中2000mm降雨高值區的成因。
(3)分析肯尼亞煉油工業主要分布在蒙巴薩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地區的地形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我國政府下令停止開墾當地的沼澤地,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十分貧瘠
B. 開發的成本太高
C. 糧食過剩,價格下降
D. 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2】目前國家決定停止在P平原上開墾荒地,同時建立自然保護區,其主要保護對象是( )
A. 天然林 B. 水源林 C. 濕地 D. 草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吠畝法是我國最早出現的農業耕作方法,由吠(溝)和畝(壟)兩部分組成。該方法對土地的利用有“上田棄畝,下田棄吠”兩種方式。下圖示意我國某地區的兩種吠畝法。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1中甲吠畝法有利于
A. 抗風透光 B. 保溫通風 C. 抗旱保墑 D. 排水防澇
【2】與圖1甲相比,乙吠畝法在農作物生長中的主要優勢是
A. 土壤水分充足 B. 晝夜溫差減小 C. 風力侵蝕降低 D. 通風透光性好
【3】影響該地區農業耕作方法的主導因素是
A. 熱量 B. 光照 C. 土壤 D. 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古代人民根據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產等自然現象,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分,這就是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讀“二十四節氣分布圖(甲)與“北半球晨昏線與緯線的切點變化示意圖乙,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節氣中,北京的晝長最接近的一組是( )
A. 立春 谷雨 B. 芒種 白露 C. 小雪 大寒 D. 寒露 清明
【2】下列關于圖乙中四點日期的判斷,最有可能的是( )
A. ①表示大雪 B. ②表示谷雨 C. ③表示秋分 D. ④表示芒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甲、乙兩圖所示區域農業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種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壤不同 B. 熱量不同
C. 降水不同 D. 地形不同
【2】下列能夠正確體現甲圖所示區域特征的是
①亞熱帶濕潤地區 ②黑土廣布 ③綜合性工業基地
④肥沃的水稻土 ⑤水田農業 ⑥林礦資源豐富
⑦中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 ⑧雨熱同期,一年一熟
A. ①②③④ B. ②⑥⑦⑧
C. ①③④⑤ D. ⑤⑥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雙高”甘蔗(指產量高、含糖量高),喜歡生長在熱量充足、雨熱條件搭配好的地方。一般1月份種植,種植時需要覆蓋地膜,氣溫回升達20C以上時揭膜。下圖為廣西某雙高甘蔗產區氣候統計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雙高”甘蔗揭膜的時間是 ( )
A. 2月 B. 4月 C. 6月 D. 12月
【2】“雙高”甘蔗覆蓋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 )
A. 防風、防凍 B. 防沙、防蟲
C. 保溫、保肥 D. 保土、保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