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世界局部板塊分布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地球的 被 分割成六大板塊,阿拉伯半島屬于 板塊,中南半島屬于 板塊。
(2)根據板塊構造學說,未來地中海將會 ,而紅海將會 。
(3)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的形成過程。
【答案】(1)巖石圈 ;斷裂帶; 印度洋; 亞歐。
(2)縮小(或縮小直至消失) 擴大
(3)印度洋板塊向北俯沖,遇到北邊亞歐板塊的阻擋產生強大的南北向擠壓力,致使兩大板塊的交界地區快速隆起,形成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
【解析】
本題重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較容易。
(1)板塊構造學說人為覆蓋全球的巖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塊,而是被斷裂帶分割成若干個板塊,從大的角度來說全球的巖石圈可以分為六大板塊,大的板塊又可以劃分成若干小板塊。阿拉伯半島屬于印度洋板塊,中南半島屬于亞歐板塊。
(2)從圖中可以看出,地中海中的板塊邊界兩側板塊做相對運動,為消亡邊界,紅海處中板塊邊界兩側板塊做相反方向的運動,為生長邊界。因此未來地中海將會縮小直至消失,而紅海將會擴大。
(3)按照板塊構造學說的理論,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的形成是板塊之間碰撞、擠壓的結果。遠古時代,青藏高原地區曾經被浩瀚的古地中海所覆蓋。在地質時期的第三紀早期(距今約7000萬年前),南方來的印度洋板塊向北,與我們所在的亞歐板塊相撞,碰到了一起。兩者的相互擠壓,使這里的地殼開始向上抬升,海水逐漸向西退去。海洋逐漸消失,陸地逐漸形成。歲月如梭,兩個板塊的相互擠壓和碰撞雖然緩慢,但卻持續不斷地進行著。到了第三紀晚期(距今約300萬年前),發生了地質歷史上的一次較大規模的地殼運動,叫做喜馬拉雅運動。印度洋板塊從雅魯藏布江一線附近處向亞歐板塊下俯沖。在此過程中,強大的擠壓作用使亞歐板塊一側發生較大面積的整體抬升,大致就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高原上部的巖層在擠壓力的作用下,彎曲、重疊,向上隆起,形成了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及其他高原上眾多的山脈。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1月,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成立,落戶青島市李滄區,是國內首個國家級海水稻研發中心,該中心在膠州灣北部白泥地公園處設立30畝海水稻科研育種基地。據了解,野生海水稻最初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被發現,并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蟲、耐鹽堿三大特性,但是海水稻需要攻克現有的畝產低的現狀,并且不同緯度、溫度和土地狀況,對海水稻要求千差萬別,海水稻要實現大規模推廣種植還需要攻關。如圖所示,我國目前尚有15億畝鹽堿地,其中有2億畝具備種植水稻潛力。試種、推廣成功后,按照每畝產值200~300公斤計算,可增產糧食500億公斤,多養活約2億人。下圖為我國鹽堿地分布圖。
(1)描述我國鹽堿地的分布特征。
(2)分析在青島設立海水稻研發中心的優勢條件。
(3)你是否贊同在中國沿海灘涂大面積推廣海水稻的種植,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
(4)提出我國鹽堿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對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模式圖,回答問題。
(1)若圖中A、B、C分別表示緯線,且處位于英國倫敦附近,則B地位于____ (南/北半球)___ (東/西半球),沿圖中虛線從A到B再到C的方向是_________.
(2)若圖中A、B、C分別表示太陽系部分大行星繞太陽運行軌道,則表示地球運行軌道的是_____,圖中反映出其它兩大行星可能不存在生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若圖中①、②、③分別表示太陽大氣層,則①、②層主要的太陽活動類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試列舉上述太陽活動可能對我國產生的影響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受土地開發和防洪等因素的影響,城市河流往往被兩條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廢舊輪胎、石籠網與內裝碎石土的生態袋(生態袋由抗腐蝕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滿足植物生長的孔徑)聯合制成的新型生態河堤受到許多城市的青睞。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鋪設廢舊輪胎的主要目的是( )
A. 減少河水滲漏,保護水源 B. 縮窄河流航道,提高水位
C. 減緩水流沖刷,保護河岸 D. 固定植物根系,促進生長
【2】推斷香根草可能具有的特性是( )
A. 喜陰涼 B. 耐旱澇
C. 根系橫向生長 D. 莖干中空而脆
【3】與傳統硬質河岸相比,石籠網與生態袋結合可以( )
A. 增加河流水量 B. 減少河道淤積
C. 縮短使用期限 D. 減輕旱澇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我國人均耕地變化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人均耕地有增加的趨勢
B.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當務之急
C.這是科技興農的結果,這種趨勢應該保持下去
D.人均耕地減少的唯一原因是對土地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2】為保證我國糧食需求,應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大量減少林地、草地和湖區面積,擴大耕地來源
B.縮小城市、交通等的建設規模,減少人為占地數量
C.控制人口數量,科學種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D.增加糧食進口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季節部分緯度大氣環流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
(1)b、c兩氣壓帶分別為____、____。
(2)e、f兩風帶分別為____、____,兩風帶的風向分別為____、____ 。
(3)a、c兩氣壓帶的形成因素分別是____、____。
(4)此季節意大利羅馬和中國北京的氣候特點分別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圣安娜風”是秋冬季節出現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山谷中的季風,來自美國內陸荒漠地帶,吹向太平洋沿岸,極度干燥,因易引發山火,被當地人稱為“魔鬼之風”。
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沿海地區的氣候類型為( )
A.溫帶大陸性氣候B.溫帶季風氣候
C.溫帶海洋性氣候D.地中海氣候
【2】“圣安娜風”對沿海氣候的影響為( )
A.增溫、增濕B.增溫、減濕C.降溫、減濕D.降溫、增濕
【3】死谷是北美洲夏季最熱的地區,主要原因是( )
A.地處西風的背風坡B.受下沉氣流控制
C.谷深狹長,植被茂盛D.暖流增溫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1850~2050年中國、英國和美國三國城市化進程示意圖(含預測)”。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
A.英國城市化進程的速度始終高于美國B.美國先于英國達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1970年以后中國城市化進程快于美國D.各國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標是城市人口數量
【2】2030年與2000年相比,三國城市化帶來主要變化有
A.英國——第一、二產業比重增加B.美國——城市環境質量持續惡化
C.中國——城市土地價格普遍上漲D.中國——第一產業成為主導產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初雪是指入冬后下的第一場雪。讀2016年小雪(11月22或23日)前后我國初雪時間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1】我國東部地區初雪出現時間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 地形 B. 緯度 C. 海陸位置 D. 洋流
【2】【2】形成新疆南部(南疆)比新疆北部(北疆)初雪時間晚的原因是
①南疆地區河流較少,蒸發量少,水汽缺乏②南疆地區緯度較低,冬季氣溫較高③天山阻擋寒冷氣流的進入④天山北部為大西洋水汽的迎風坡,降雪較多
A. ①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3】此時(11月20-11月23)天氣
A. 有利于①地小麥生長 B. 加大②地生產生活的用水壓力
C. 增加④地森林火災的發生幾率 D. 可緩解③地霧霾天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