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某城市的布局規劃圖,該城市要建發電廠、自來水廠、印染廠、服裝廠以及城市的副食品供應基地和綠化帶,要求在A、B、C、D四點中選擇宜于建廠的地址(副食品供應地、綠化帶建在城市的不同方位),并說明理由。
(1)火力發電廠應建在____________,理由是 。
(2)自來水廠應建在 ,理由是 。
(3)印染廠應建在 ,理由是 。
(4)服裝廠應建在 ,理由是 。
(5)副食品供應基地宜建在城市的_________方,理由是 。
(6)綠化帶適宜建在城市的________方,理由是 。
【答案】(1)D 接近鐵路,便于運輸煤炭,又處于與主導風向垂直地帶的郊外,對市區影響小
(2)C 處于河流上游,且可以攔壩修建一小型水庫,水源充足,水質好
(3)B 處于河流下游,且遠離居民區,不會影響居民區的水質
(4)A 處于市區,勞動力資源豐富,且便于就近消費
(5)東北 有大片平地,且在河流下游,便于耕作、灌溉,離城市較近,便于農副產品運到居民區
(6)西 將工廠、鐵路與城市隔開,可減輕大氣污染和噪音污染
【解析】本題考查工業區位因素。主要工業的區位因素如下表所示:
(1)火力發電廠應建在D,理由是這里接近鐵路,便于運輸煤炭,又處于與主導風向垂直地帶的郊外,對市區影響小。
(2)自來水廠應建在C,理由是處于河流上游,且可以攔壩修建一小型水庫,水源充足,水質好。
(3)印染廠應建在B,理由是 處于河流下游,且遠離居民區,不會影響居民區的水質。
(4)服裝廠應建在A,理由是處于市區,勞動力資源豐富,且便于就近消費。
(5)副食品供應基地宜建在城市的東北方,理由是有大片平地,且在河流下游,便于耕作、灌溉,離城市較近,便于農副產品運到居民區。
(6)綠化帶適宜建在城市的西方,理由是將工廠、鐵路與城市隔開,可減輕大氣污染和噪音污染。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解決德州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某中學興趣小組提出以下措施,其中較合理的是( )
①在基礎設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實行城鄉統一規劃
②中心區不保留綠化帶,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③完善公共交通,大力發展地下交通
④規劃建設放射狀交通干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各區域之間的發展基礎、發展條件存在著很大差異。讀“區域經濟發展階段差異示意圖”,回答以下問題項。
【1】關于t2時刻各區域發展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區域1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B.區域2處于發展后期階段
C.區域3進入起步階段
D.圖示三區域所處發展階段相同
【2】若用圖示意我國不同地區的經濟差異,分析圖示信息所得出的結論中,正確的是( )
A.現階段我國各區域對資源依賴程度不斷降低
B.現階段我國各區域經濟發展應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龍頭
C.從區域3到區域1反映了我國經濟從沿海向內陸的發展趨勢
D.要實現經濟、資源和環境的和諧統一,需宏觀協調各區域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兩區域圖。據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示兩區域
A. 地勢平坦,有相同的農業地域類型
B. 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積作用為主
C. 河流以雨水補給為主,流量穩定
D. 地處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2】兩區域氣候
A. 均為熱帶氣候類型
B. 以冬雨型氣候為主
C. 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的控制
D. 與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有關
【3】圖示孟加拉灣沿岸多風暴潮原因不正確的是
A. 河口水量大
B. 西南季風影響
C. 沿岸常年受颶風影響
D. 喇叭口的海岸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現代交通運輸網是由線(公路、鐵路、航線等)和點(車站、港口、機場等)交織而成的。不同的線和點有著不同的區位選擇。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1】右圖中三角形代表現有的公交車站,現擬新建一個公交車站。①②③④四個備選位置中,最不合理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如下圖,關于連接兩縣城高速公路的選線方案,敘述正確的是( )
①方案a客貨流量最大 ②方案b建設成本最高 ③方案c營運成本最大 ④宜選擇方案c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奧里諾科河干流發源于圭亞那高原,成一巨大弧形繞行于圭亞那高原(下圖),最后注入大西洋,其支流多達436條。整個流域內降雨量相差很大,有些地區年降水量只有510毫米,有些地方降水達4000毫米以上,多年的觀測結果表明,干旱季節的日平均流量最小只有330立方米/秒,汛期最大可達到81 100立方米/秒以上,入海水量居世界第5位。奧里諾科河中游平均河寬l-1.5km.下游平均河寬2km左右,水位年變幅12m,河道為均勻剖面,平均坡降約為0.045‰。奧里諾科河年平均輸沙量約3.52億噸,居世界第11位,一年中有兩次沙峰,第一次沙峰出現在汛期(漲水季節)的干支流,第二次沙峰出現在汛后(退水期間)的干流。據此完成下列要求。
(1)比較圖中①、②、③三地區年降水量的大小。
(2)分析①、③兩地區年降水量差異形成的主要原因。
(3)試解釋奧里諾科河一年中汛期前后兩次沙峰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地區農業區位選擇以水源為主導因素的是
A. 雅魯藏布江流域的青稞 B. 江南丘陵的茶樹
C. 海南島的天然橡膠 D. “河西走廊”的水稻種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農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分別是( )
①華南的雙季稻種植
②寧夏平原水稻種植
③吐魯番盆地的瓜果生產
④上海郊區的乳畜業
A. ①熱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場B. ①光照②地形③熱量④市場
C. ①光照②地形③熱量④科技D. ①熱量②水源③光照④科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