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地理學習小組為了理解各種氣候類型的分布與成因,做了各種模擬演示。讀某理想區域分布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1】在模擬演示中,若黃赤交角為0°,甲地氣候類型將不存在,那么甲地實際所在的半球及其氣候類型分別是( )
A.北半球 地中海氣候
B.北半球 溫帶海洋性氣候
C.南半球 地中海氣候
D.南半球 溫帶海洋性氣候
【2】研究表明,甲乙兩地雖然位于同一緯度,但氣候特征差異很大,造成差異的主要因子是( )
A.洋流性質B.海陸位置
C.大氣環流D.人類活動
【答案】
【1】A
【2】C
【解析】
【1】若黃赤交角為0°,則沒有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成因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有關的氣候就不存在,圖中40°緯線的南北兩側甲地位于大陸西岸,應該是溫帶海洋性氣候或地中海氣候,若甲地氣候類型不存在說明是地中海氣候,因為地中海氣候是氣壓帶、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的,與直射點的移動有關,甲點就是位于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所以應該在北半球。A正確,B錯誤。若是南半球甲應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單一的西風帶的影響形成的。CD錯誤。故選A。
【2】甲地位于大陸西岸,受氣壓帶風帶的影響較大,乙地位于大陸東岸,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受季風影響較大,因此兩地氣候特征不同的主要原因為大氣環流,C正確;洋流性質、海陸位置、人類活動不是主要原因,ABD錯誤。故選C。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業結構與城鎮人口比重變化。完成下面小題。
【1】2005年以來,安徽省城市化處于
A. 初期階段 B. 中期階段 C. 后期階段 D. 再城市化階段
【2】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現在
A. 第二、三產業就業比重均持續快速提高 B. 城鎮新增就業人口第二產業超過第三產業
C. 農村人口向東部沿海城市遷移數量增加 D. 勞動力主要由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肉桂是生態經濟樹種,生長不耐積水、喜疏松肥沃且富含有機質的酸性沙壤,當空氣濕度大于80%,溫度為26-30 ℃時生長旺盛,較充足的陽光有利于樹皮的增厚。一般在栽種5-6年后可砍樹剝皮。樹齡越長,皮越厚,質越好。肉桂全身是寶,其葉經蒸餾可得桂油,桂油是初級香料原料,國際市場普遍使用桂油深加工生產苯甲醛;樹皮稱桂皮,也是重要的天然香料、飲料配料和化工原料,桂皮初加工包括剝皮、曬軟、搓卷成筒、曬干、包裝等環節。20世紀90年代,廣西把肉桂列為重點發展項目,種植基地主要分布在桂東南、桂西南的低山丘陵地區。目前涌現出了大批肉桂種植千畝村、萬畝鄉鎮、10萬畝縣市,肉桂初加工廠遍布各地,生產的桂皮、桂油遠銷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
(1)與廣西北部相比,說明南部地區有利于肉桂生長的氣候條件。
(2)分析廣西肉桂選擇在低山丘陵栽種的原因。
(3)為廣西通過肉桂產業推動區域經濟進一步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1937--1980年內蒙古商都縣土地耕墾、人口密度、放牧強度和荒漠化面積發展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
【1】對該縣1949~1980年土地耕墾、人口密度、放牧強度和荒漠化面積發展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A.人口密度約翻了一番B.人均耕地面積減少了
C.荒漠化面積擴大約3倍D.放牧的綿羊總數增加了約2倍
【2】導致該縣荒漠化面積擴大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數量的變化B.耕地面積的變化
C.放牧強度的變化D.氣候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地理環境是房屋建筑規劃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下表示意我國部分地區建筑朝向狀況。結合所學知識,完成問題。
【1】廈門建筑最佳朝向為南偏東50—100,其主要原因是( )
A.接受太陽輻射最多B.冬季冷空氣影響最小
C.夏季通風條件最好D.紫外線殺菌效果最佳
【2】夏季,朝向正東的建筑日照時間最長的位于( )
A.廈門B.銀川C.北京D.哈爾濱
【3】我國各地各朝向建筑的氣溫狀況是( )
A.正南向始終最高B.正西向始終比正東向高
C.正北向始終最低D.正西向始終與正東向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岷江上游流城民族聚落的分布,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1】影響該流域民族聚落空間分布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A. 氣候 B. 地形
C. 河流 D. 土壤
【2】【2】藏族聚落分布區高山草甸面積廣,其聚落
A. 數量少、規模小,分布集中 B. 數量多、規模大,分布分散
C. 數量少、規模大,分布集中 D. 數量多、規模小,分布分散
【3】【3】羌族在該區域居住歷史悠久,與漢族聚落分布區相比,其居住區的優勢條件是
A. 地質災害少發 B. 水熱條件優越
C. 防衛環境安全 D. 交通運輸便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左圖為我國東南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右圖為甲、乙兩點間的地形剖面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某極限運動愛好者在M處做繩降運動,他準備的繩長最適宜的是
A. 300 B. 380 C. 400 D. 420
【2】對等高線P以內的數值進行推測,正確的是
A. 380 B. 400 C. 420 D. 520
【3】該地盛產某種水果,最有可能是
A. 蘋果 B. 菠蘿 C. 椰子 D. 柑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中下游地區與青海、西藏地區土地生產潛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回答下列各題。
【1】青海、西藏環境承載力遠遠低于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勢高、氣候寒冷 ②生態環境脆弱 ③自然資源豐富 ④土地生產潛力小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據分析研究,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減小,原因可能是( )
①消費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產活動過程中破壞了生態環境
③青藏鐵路的開通,方便了與外界之間的聯系 ④自然災害的增多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