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 |
B. | 南半球的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的最小值 | |
C. | 北半球的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的最大值 | |
D. | 正午太陽高度由赤道向南北兩側遞減 |
分析 同一地點正午太陽高度隨著季節作有規律的變化.夏至日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時,除赤道上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外,其他地區正午太陽高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
解答 解:讀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陰影部分表示白晝,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為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最大值;南半球的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的最小值.
故選:B.
點評 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了光照圖的判讀和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規律,獲取圖中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10°N盛行下沉氣流 | B. | 10°N~20°N盛行東南風 | ||
C. | 20°N~30°N盛行西北風 | D. | 30°N~40°N盛行西南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隨巖漿噴出,凝結于山區 | |
B. | 經沉積作用形成,后經地殼抬升到山區 | |
C. | 高山地區受強大的擠壓力,生物經變質作用而成 | |
D. | 高山動植物死亡后,在山區演變而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