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二郎山是川藏線上從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第一座高山,海拔3437米,冬季雪線海拔100~1800米。與318國道相比,雅康高速在二郎山大熊貓保護區內縮短了近8公里。雅康高速新二郎山隧道長13.4公里,隧道內開挖有送、排風通道(俗稱“斜井”)保證空氣質量,在穿越斷裂帶時采取了多種抗震措施,隧道內設有觀景帶和兩處多功能交通轉換帶,隧道頂部設有星空、藍天等景觀照明。修建通風道時,建設者們首次采取從隧道與“斜井”交叉口向“斜井”洞口開挖的方案,即“斜井反打”。下圖為二郎山隧道及周邊局部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雅康高速途經地區敘述錯誤的是
A.經過地貌復雜區,修建技術要求高
B.經過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發區
C.穿越不同的垂直氣候帶,氣候條件差異大
D.途經大熊貓等珍稀動物棲息地,生態環境脆弱
【2】與318國道相比雅康高速途經二郎山
A.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更大B.所需時間更長
C.更容易出交通事故D.避免了路面結冰造成的安全隱患
【3】關于“斜井反打”說法正確的是
①減少洞外斜井便道開山放炮對生態環境的破壞②從隧道內向外開挖送、排風通道的難度更
③減少施工時對斜井洞口周邊的水源污染④更容易避開斷層等危險地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
【1】B
【2】D
【3】B
【解析】
【1】雅康高速從四川盆地到橫斷山區,經過二郎山、大渡河等山高谷深地區,地貌復雜,垂直氣候帶明顯,修建技術要求高,所以A、C正確;由題干可知經過大熊貓保護區,D正確;B選項火山頻發錯誤。題目要求選擇錯誤的,故選B。
【2】雅康高速主要以隧道的方式經過二郎山(318國道有盤山公路和老隧道)對生態環境破壞相對較小,所以A、B均錯誤;由題干信息得知,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內有觀景帶、多功能轉換帶、頂部景觀等提高駕駛安全的措施,而318國道彎道多,冬季路面易結冰(由圖可知老隧道附近海拔2200米左右,在冬季雪線之上),C錯誤,D正確。故選D。
【3】由(山體表面的)斜井洞口往隧道里面施工時,通常需要修建通往斜井洞口的道路,在修建便道的過程中會對山體進行開山放炮,對生態環境有破壞,也污染附近的水源,所以①、③項正確;從隧道內往外挖斜井尚屬首次,說明難度應該更大,所以②錯誤;斜井起止的位置決定通過施工巖層的地質安全性,與開挖方向無關,所以④錯誤。故選B。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3S(RS、GPS、GIS)技術的相互關系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如果①、③表示反饋影像信息的處理結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關于甲、乙、丙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甲是GISB.乙是GPSC.丙是RSD.甲是GPS
【2】下列有關3S技術運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運用RS可以確定110巡邏車的位置
B.運用RS可以獲取水災淹沒區域的動態信息
C.運用GIS可以確定運鈔車位置
D.運用GIS可以獲取森林火場遙感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讀圖能正確表達出的區域特征是( )
A. 區域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和邊界
B. 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相對一致
C. 區域可劃分為下一級區域
D. 區域的邊界是明確的
【2】半干旱地區多是草原牧區,濕潤半濕潤地區多是農業區,這反映出自然地理環境影響著區域的( )
A. 發展水平B. 生活特點C. 發展方向D. 發展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拉斯加是世界著名的寒冷區,北部地勢稍低,瀕臨北極海,其海岸線分布有近40m厚的海冰,這些海冰對坐落于北部海岸的村莊來說是他們的生命線。近年來,在北極圈內的阿拉斯加北部洼地地帶的白樺和黑云杉等淺根系樹種森林,出現了一種當地人稱之為“醉樹” (如右下圖)的新景觀,大量“醉樹”被淹死。下左圖示意阿拉斯加位置。
(1)指出海岸線處的海冰對阿拉斯加北部海岸村莊的作用,并簡述理由。
(2)說明近年來阿拉斯加北部低洼地帶“醉樹”被淹死的自然原因。
(3)闡述阿拉斯加北部“醉樹”的增多對當地環境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和圖,回答問題。
南四湖地處山東省南部,由微山湖、昭陽湖、南陽湖和獨山湖連接而成,近3年來,山東在南四湖沿岸推行“退耕還濕”,把以前圍湖造的臺田還原為濕地,種植蘆竹、杞柳、蒲草、芡實等濕地作物。目前,加上修復的原始濕地保護區,南四湖濕地面積已經達到6.5萬畝,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打造了一道“綠色屏障”。
(1)南四湖湖泊濕地有哪些生態作用?
(2)人們在濕地上圍湖造臺田,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
(3)為保證沿南四湖濕地的穩定性,濕地外圍一定距離內植樹造林,形成圍繞沿湖濕地的防護林帶。試分析該防護林帶的作用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十五”計劃提出,要“加強南水北調工程的前期工作,盡早開工建設”。讀“南水北調”東線和中線方案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時間分配不均各自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跨流域調水、興修水庫
B.跨流域調水、節約用水
C.節約用水、防止水污染
D.興修水庫、跨流域調水
【2】我國建設南水北調工程的最主要目的是
A.解決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問題
B.連通長江、淮河、海河、黃河四大水系以發展航運
C.利用流域間落差發電
D.緩解北方地區水資源不足的問題
【3】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對受水區生態環境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有
A.回補地下水,控制地面沉降B.生物多樣性受損
C.土壤次生鹽堿化加劇D.長江口海水倒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天津市早在1906年就開通了有軌電車,“四馬路,安電線,白牌電車圍城轉”是對有軌電車的典型描述。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對天津老電車及其影響的描述合理的是
A. 電車軌道主要沿城市環線分布
B. 方便周邊鄉村農民進城
C. 電車反映的是碼頭文化
D. 加劇天津城區大氣污染
【2】軌道復綠工程(軌道鋪設完成后,恢復軌道間植被)對城市環境的影響主要是
A. 緩解城區交通擁堵B. 減輕水污染
C. 城市空間結構更加復雜D. 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示意我國中部平原地區某村莊的土地利用情況。該村將不同位置的農用地按人口進行均分,圖中①②③④分別示意某農戶分到的地塊。該村主要種植糧食作物和蔬菜。與糧食作物相比,蔬菜種植的勞動投入較多。隨著農民進城落戶,該村農用地逐步向種田專業戶集中。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農戶分到的地塊中,最便于種植蔬菜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2】該農戶不購置大型農用機械種植農作物,主要原因是該農戶的地塊
A. 形狀規整B. 地形差異小
C. 分散細碎D. 距離村莊近
【3】農用地向種田專業戶集中后,該村
A. 農產品商品率提高B. 農用地面積減少
C. 農產品種類多樣化D. 農產品質量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