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不同的溫度帶與不同的干濕地區相互組合,造就了我國復雜多樣的氣候區。讀下表回答下列各題。
寒溫帶 | a | b | c | d |
中溫帶 | e | f | g | h |
暖溫帶 | i | j | k | l |
亞熱帶 | m | n | o | p |
熱帶 | q | r | s | t |
濕潤區 | 半濕潤區 | 半干旱區 | 干旱區 |
【1】j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我國的 ( )
A. 華南地區 B. 華北地區
C. 西北地區 D. 青藏地區
【2】對于L氣候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 綠洲農業是該區重要的農業特色 B. 該區主要位于高原
C. 影響該區的氣象災害主要有沙塵暴和地震 D. 該區河流僅有冰川融水補給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GIS可以像傳統地圖一樣,解決“地點”、“狀況”的有關查詢。但GIS能進行勢態分析,復雜的“模式分析”和用“虛擬模擬”進行預測性分析……結合上述材料,回答下面小題。
【1】國家氣象局每天為電視新聞提供的衛星云圖主要使用了( )
①遙感技術 ②地理信息系統 ③全球定位技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2】如果將GIS技術用來監測森林火災,可以( )
A. 用來分析、判斷引起森林火災的原因
B. 用來預測森林火災的發生地點和滅火所用的大致時間
C. 用來預測森林火災后所造成的后果
D. 用來預測分析火勢蔓延的方向,盡快制定滅火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能源是現代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資源,作為清潔能源的風能具有重要的利用價值。完成1-3題
【1】下列與風能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風能屬于來自太陽輻射的能源 B. 風能是一種非可再生資源
C. 撒哈拉沙漠是風能開發最好的地區 D. 風能發電投入少,效益好
【2】(小題2)我國內蒙古高原和東部沿海都是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兩地利用風能最佳季節分別是:
A. 秋季、春季 B. 冬季、夏季 C. 冬季、春季 D. 夏季、秋季
【3】(小題3)塔里木盆地內部是我國風能資源相對貧乏的地區,其主要原因是:
A. 距海遙遠,深居大陸的腹地 B. 巖石裸露,下墊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圍有高山阻擋 C. 海拔較高,氣溫日較差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架飛機從甲地(60°S,120°W)起飛。沿最短航線勻速飛行10小時抵達乙地(60°S,60°E)。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飛機飛行航線
A. 先向東南后向東北 B. 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C. 一直不變 D. 先向南后向北
【2】這架飛機若以同樣的速度,沿60°S緯線飛行,從甲地抵達乙地大約需要
A. 10小時 B. 15小時 C. 20小時 D. 25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鬼城是指因資源枯竭而被廢棄的城市, 屬于地理學名詞。在我國,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出現了城區人口與建成區面積比值(鬼城指數)低于0.5的新城、新區,這些新城、新區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稱為“鬼城”。鬼城指數越低,反映了( )
A. 逆城市化現象更加明顯 B. 虛假城市化越明顯
C. 城市土地擴張相對過快 D. 城市人口規模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深圳市統計局發布的《深圳市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1年的人口增長率為0.9%.遠低于近l 0多年來的平均值。常住深圳的人數達到l046.74萬人,其中非戶籍人口778.85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74.4%。比2010年非戶籍人口有所減少,這是深圳特區建市以來,首次出現非戶籍人口減少。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深圳非戶籍人口減少,說明( )
A.深圳實施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人口增長得到有效控制
B.深圳城市化問題嚴重.政府采取措施限制人口遷入
C.深圳處于產業升級階段,對廉價勞動力吸引力減弱
D.深圳歷史悠久,當地居民“排外”嚴重
(2)相應于深圳人口的變化,其產業應( )
A.第三產業的比重下降B.大力發展電子裝配業
C.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我國中西部轉移D.觀光農業面積迅速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冬蟲夏草主要生長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區,其采挖時正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每年采挖過程中大量草地被踐踏和碾壓,采挖結束后到處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
簡述大規模采挖冬蟲夏草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一段野外考察游記,回答下面小題。
行進在大峽谷,滿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實的軀體,腳下的江水喚出低吟的浪濤。險惡的地理環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勞作在這里,除了江邊有少許的水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壘石造地,在飄游的白云間扎木蓋房,真可謂山多高,地多高,人也多高。
為在大山上立穩腳跟,堅忍不拔的傈僳人發明了千只腳落地的建筑,即用眾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撐著房屋。
【1】作者文中描述的地點位于( )
A. 青藏高原 B. 天山北麓
C. 江南丘陵 D. 橫斷山區
【2】“千腳落地式”房屋主要與當地何種自然條件相適應( )
A. 地形 B. 氣候 C. 水源 D. 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煤炭是人類最早認識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國魯爾區豐富的煤炭資源使得它成為世界最著名的工業區之一。山西省是我國主要的煤炭生產基地,但尚未成為我國的經濟大省。據此完成以下各題。
【1】和魯爾區相比,山西省較匱乏的自然資源是( )
A. 水資源 B. 鐵礦石
C. 水、陸交通 D. 煤炭資源
【2】山西比魯爾區欠缺的主要社會經濟因素是( )
A. 廣闊的市場 B. 政府的支持 C. 便捷的交通 D. 勞動力素質
【3】為盡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轉變為經濟強省,應加快其經濟結構調整。下列整治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增加原煤的生產數量,提高經濟效益
B. 引進新興產業,協調三大產業的發展
C. 增加農業投入,提高第一產業在經濟結構中的比例
D. 增設道路網,改善交通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