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江蘇省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統計表及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圖,完成下列各題。
【1】對江蘇省三大區域人口比例變化敘述正確的是
A. 蘇中人口數量變化最小 B. 蘇南增加人口等于蘇中及蘇北減少人口
C. 蘇北人口比例變幅最大 D. 人口遷移是蘇南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2】關于江蘇省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及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 0~14歲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長加快
B. 15~64歲人口比例上升,就業壓力增大
C. 65歲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齡化進程加速
D. 人口年齡結構趨于年輕,勞動力充足
【答案】
【1】AD
【2】B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人口的變化,主要考查學生對于表格的判讀能力和三角形統計圖的判斷能力。
【1】結合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江蘇省三大區域人口變化,蘇中人口數量變化最小,A對;全省總人口數在變化,不能說明蘇南增加人口等于蘇中及蘇北減少人口,蘇南地區除了接納蘇北蘇中的人口,還接收了其他省份的人口遷入,B錯; 蘇南人口比例變幅最大 ,C錯; 人口遷移是蘇南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D對。選擇AD。
【2】從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圖可以看出0—4歲人口比例下降,人口增長變慢,A錯; 15—64歲人口比例上升,就業壓力增大,B對; 65歲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齡化進程加速,C對; 人口年齡結構趨于老齡化,D錯。選擇BC.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江蘇省某地理要素等值線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等值線表示的地理要素可能為
A. 年平均日照時數(單位:h)
B. ≥10℃積溫(單位:℃)
C. 年平均降水量(單位:mm)
D. 海拔高度(單位:m)
【2】影響江蘇省該地理要素南北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緯度 B.地形 C.海陸位置 D.天氣
【3】江蘇省
A. 該地理要素的南北差異使其春季凍害頻率向南降低
B. 該地理要素的南北差異使其水稻播種面積向北減小
C. 受大氣污染影響,該地理要素數值今年來有下降趨勢
D. 受氣候變暖影響,該地理要素數值今年來有上升趨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洞庭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讀表,回答:洞庭湖區湖泊面積和容積變化帶來的后果可能是( )
表洞庭湖區湖泊面積和容積變化情況
1948年 | 1958年 | 1971年 | 1977年 | 1984年 | 1997年 | |
湖泊面積(km2) | 4350 | 3141 | 2820 | 2740 | 2691 | 2145 |
容積(億m3) | 293 | 228 | 188 | 178 | 174 | 150 |
A.水體富營養化
B.湖區氣溫日變化減小
C.洪水調蓄能力減弱
D.湖區水循環速度減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太陽光照示意圖(陰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題。
【1】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
A. 23.5°N,90°E B. 23.5°S,90°E
C. 0°,90°E D. 23.5°S ,90°W
【2】此時,甲處物體影子朝向
A. 東南 B. 西南
C. 東北 D. 西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與傳統農業相比,現代農業具有
A.生產特點呈現精耕細作、勞動集約化程度高
B.通過大量使用氮磷鉀肥料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C.具有很高的商品率
D.生產規模小,無法滿足市場對農產品的多樣化、優質化選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臺風是影響我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天氣系統,它既給人們帶來甘露,也會給人們帶來災難。下圖為某次臺風路徑圖。回答下列各小題。
【1】9月間,當臺風中心位于圖中甲海域時,臺灣東北地區暴雨如注,其主要原因是臺風氣流
①受山體阻擋影響 ②與盛行偏西風疊加 ③受地面增溫影響 ④與盛行東北風疊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如圖示臺風中心向北移動,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陸時,上海地區的地面天氣狀況是
①氣壓降低 ②風向偏西 ③雨勢增強 ④風速減弱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一位天文攝影愛好者在某地用連續曝光拍攝的北極星空照片”。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該照片能證明
A. 地球自轉 B. 地球公轉
C. 流星現象 D. 恒星運動
【2】如果拍攝時所用仰角為55°,那么拍攝的地點一定在
A. 赤道 B. 熱帶
C. 南寒帶 D. 北溫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