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題文)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17年4月11日,搭載我國第33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雪龍”號科考船返回上海基地碼頭。第33次南極科考實現了海陸空立體協同考察,順利完成我國首個南極冰蓋機場選址、勘察工作和新建南極考察站選址現場考察工作,完成東南極30萬平方千米的地球物理調查和內陸深冰芯鉆探。
材料二 我國布放在南極內陸的南極天文望遠鏡。
(1)南極科考隊為安裝大型望遠鏡設備選址應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考察隊員監測南極冰川和海岸線變化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2)“數字南極”的構建是我國南極科考的重要任務。下列對“數字南極”的利用,敘述錯誤的是 ( )
A.方便查閱南極地區的三維地圖及地圖信息
B.可以對附近地區冰川、海岸線的變化進行觀察分析
C.為防止極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術
D.對地物相關信息的分析采用數字化處理
(3)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在對南極地區進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應用外,還有哪些應用?試舉兩例。
【答案】(1)GPS和GIS RS (2)C
(3)利用GPS測量觀測點的經緯度和海拔高度,確定科考隊員的位置;利用RS探測資源分布狀況;利用GIS繪制資源分布圖;等等。
【解析】
試題考查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1)工程選址過程需要運用地理信息系統(GIS)進行空間分析,位置的確定需要運用全球定位系統(GPS);獲取地面影像、監測環境變化需要運用遙感技術(RS)。
(2)“數字南極”不能提供防止極冰融化的治理技術,但能為治理工作提供有用的數據。
(3)聯系RS、GIS、GPS的應用領域,結合南極科考的實際來回答,如利用GPS測量觀測點的經緯度和海拔高度,確定科考隊員的位置;利用RS探測資源分布狀況;利用GIS繪制資源分布圖等。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城市規劃簡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該城市主要功能區包括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和文化區,則商業區、工業區和住宅區分別對應圖中數碼____、____和_______對應的區域。
(2)a、b、c、d四處宜建高級住宅區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_。
(3)計劃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選擇一處建設鋼鐵工業基地,最佳地點應選在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現代地理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地理環境的研究,服務于日常生產生活。讀圖回答下列各小題。
【1】利用甲圖可以
A.了解地形和地貌特征,開展土地資源調查
B.監測風沙和干旱災害,進行災情預測分析
C.確定時間和空間定位,進行路線篩選導航
D.測算經濟和人口數據,確定商業網點布局
【2】有關乙圖車載導航儀及其所示電子地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車載導航儀借助GIS實現精確定位
B.車載導航儀通過RS獲得交通信息
C.電子地圖可以實現人機交互功能
D.電子地圖不能顯示自然地理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暑期,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研究城市熱島效應現象。左圖是興趣小組繪制的某城市熱島強度(城區與郊區的溫度差)日變化示意圖,右圖為城市熱島強度隨某一因素的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左圖中有關城市熱島強度信息及其分析,正確的是( )
A. 陰天比晴天熱島效應顯著 B. 各時間段晴天熱島效應都強于陰天
C. 熱島強度與天氣狀況無關 D. 最強時刻與人流、車流高峰期吻合
【2】右圖中的橫坐標不可能代表( )
A. 綠地面積 B. 建筑物面積 C. 工業化程度 D. 人口數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洲大陸沿22°S緯線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乙地氣候類型屬于()
A. 熱帶季風氣候 B. 熱帶稀樹草原氣候
C. 熱帶沙漠氣候 D. 高原山地氣候
【2】導致乙地降水量與甲地明顯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A. 處于盛行風向的迎風坡上 B. 受沿岸寒流影響
C. 全年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 D. 受高峻地勢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下圖是“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
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城市的每一塊土地用于哪種活動,取決于各種活動
A. 規模的大小B. 重要的程度C. 付出租金的高低D. 由政府決策
【2】圖中a與A分別代表
A. 工業付租能力 工業區B. 商業付租能力 商業區
C. 住宅付租能力 住宅區D. 商業付租能力 住宅區
【3】如果僅考慮圖示因素,城市空間結構模式應是
A. 扇形模式B. 田園模式C. 多核心模式D. 同心圓模式
【4】導致高級住宅區和低級住宅區出現的因素是
A. 經濟因素B. 歷史因素C. 政策因素D. 社會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變化曲線圖”(下圖),回答問題。
(1)AB兩條曲線代表發達國家城市化進程的是_____曲線。
(2)從圖中可以看出,與A類國家相比較,B類國家的城市化特點是起步_____(填早或晚)、水平_____(填高或低)、1950年以后的城市化速度_____(填快或慢)。
(3)20世紀70年代開始,A類國家由于人們對生存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以及鄉村和小城鎮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出現了_____現象。
(4)過快的城市化會使城市的環境質量下降,出現_____、_____和噪音污染等環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近三十年來我國某省四個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齡構成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四個年份的先后順序是()
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
C. ④①②③D. ③②①④
【2】按照聯合國標準,如果一個地區≥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10%,則可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該省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在
A. ①以后,②之前B. ②以后,③之前
C. ③以后,②之前D. ④以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如圖)是我國第一條引進境外天然氣資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干線沿線自西向東依次經過我國的
A. 地勢第一、二、三級階梯 B. 陰山、秦嶺、南嶺
C. 亞寒帶、溫帶、熱帶氣候區 D. 黃河、長江、珠江流域
【2】該工程建設對地理環境產生的顯著影響是
A. 加快新疆天然氣資源的開采,促進其經濟發展
B. 誘發沿線地區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C. 緩解珠三角地區能源短缺,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D. 促進中國和中亞國家之間的社會文化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